7月31日至8月1日,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主持召開省加快推進“多規合一”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研究討論生態紅線劃定、產業和園區布局、基礎設施布局等具體而重大的問題。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貫徹中央指示要求,站在全局和長遠角度,科學謀劃、統籌規劃,既要堅決守住生態底線不含糊,又要突出發展搞好各項產業銜接,細化完善措施,抓細抓實全省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確保在堅持生態底線與促進發展中實現共贏,為全國省域“多規合一”提供切實可行借鑒經驗。
會議聽取了生態環保組和產業布局組、基礎設施組關于省“多規合一”生態紅線劃定、功能分區和產業園區布局、基礎設施規劃布局等方面工作進展情況匯報,與會各方就3個工作組形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展開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劉賜貴對3個小組前期推進相關規劃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劉賜貴指出,要充分認識生態底線是整個規劃最重要的基礎,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針對耕地、林地計算中重疊交差矛盾問題,要實事求是進行研究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紅線一旦確定,必須堅決守住,形成鐵律加以保障。劃定生態紅線要進一步細化各項指標,增強可視化程度,做到公開透明;要與清理閑置土地和打違攻堅結合起來,充分盤活批而未用的土地,贏得發展空間。要嚴控低水平和變相房地產開發,商品房存量大的市縣,要把商業、旅游、高端住宅房產作為主要發展方向;發展壯大招商引資,要嚴格審批,防止借招商變相搞房地產的傾向。要防止開采礦區擴大化,必須嚴格控制,已經對環境有影響的要堅決關停,以后對影響環保的項目堅決杜絕,誰批準就要誰承擔責任,堅決進行處理。
劉賜貴強調,劃定紅線是確保海南生態不遭到破壞,產業布局則決定了海南未來經濟發展。劃定產業布局功能區,才能避免同質化重復建設,發揮資源利用最大效益。要切實理清功能區的劃定,搞好具體“點對點”統籌安排,不搞重復建設,不搞重復發展,真正做到資源利用“最大化”。產業布局原則遵循生態紅線的劃定,事關園區銜接問題可微調生態紅線,但不能大面積突破,發改與環保部門要搞好對接。要明確園區主體責任、功能定位,切實摸清現狀,對資金投入、進駐企業、帶動就業人數、規模產值等具體情況,進行科學論證,合理確定發展目標,為下一步扶持、培育產業園區夯實基礎。在園區類型上,確保宜細不宜粗、宜精不宜多、宜實不宜泛,對臨空產業園、重點旅游景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文化體育和高新技術園區等6類園區布局,明確責任主體,加快研究論證,盡快布局定位。對于農墾提出建設的園區,條件符合省園區或市縣園區的,進入省級或市縣級園區,都不合適的情況下,允許經過科學論證后自設園區。各市縣要根據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謀劃自己的產業項目,原則上金融保險業主要在海口、三亞,油氣產業鏈集中在洋浦、東方,會議展覽業主要在海口、三亞、瓊海,其它旅游、互聯網等產業全省都可以發展。今后選定若干園區要堅決貫徹簡政放權的要求,簡化行政審批,最大限度取消審批事項,各級各部門要形成共識,先行先試,探索路子、形成經驗,總結推廣。
劉賜貴強調,全省“多規合一”不能代替市縣規劃、部門規劃、專項規劃,各市縣、各部門的規劃要在“多規合一”的總體框架約束下進行,所有項目規劃都要必須嚴守生態底線。各級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對規劃研究中的一些重要指標、重點問題都要研究深、研究透,能細化的細化,能量化的量化,增強可操作性。研究規劃和推進重大項目要主動加強與國家部委銜接溝通,推進“五網”(路網、光網、電網、氣網、水網)等重大項目建設時要統籌考慮、通力合作,確保規劃符合省情,確保與經濟社會、環保、土地等相關規劃無縫銜接,確保納入規劃項目能夠切實落地。要善于用經營理念和方法推進項目建設,最終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特別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三年內要躋身全國先進,水系連通建設要逐步構建起“引得進、蓄得住、排得出、可調控”的海南島水系連通網絡,提升海南島水資源整體調控水平。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毛超峰,副省長李國梁、王路、何西慶、陸俊華、李富林,省軍區副司令員李谷建,省政府秘書長陸志遠參會。
?
?
?
?
相關鏈接:
海南進行省域"多規合一"試點 將實現"五個最大限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