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2015-08/07/4487fc923416172e589c07.jpg)
國產網絡自制劇在觀眾心中一直有著不太好的名聲,即使像易小星導演的現象級網劇《萬萬沒想到》,也不過是通過網絡段子的堆砌來博人一笑。至于像《盜墓筆記》這種靠著熱門IP和海量明星陣容吸引眼球、內容卻粗制濫造的網劇,則更是引發了眾多網友的滔天吐槽。因此,當像《心理罪》這樣一部網劇突然出現的時候,不由讓觀眾眼前一亮。
《心理罪》一掃過去網劇山寨、粗糙的弊病,其布景、道具和剪輯,都頗花費了一番心思,不敢說有多么精良,卻很好地為該劇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陰郁質感。尤其是《心理罪》的布光,在大多數場景中都突顯出陰冷、壓抑、黏稠的畫面感,偶爾的暖色調在整部劇里被襯托得難能可貴。
這種陰郁的質感,并非單純為了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而是與該劇的情節和主題相呼應。《心理罪》利用網劇相對自由的尺度,在故事中試圖去挖掘變態連環殺手的犯罪心理,尋找其犯罪的根源,為其進行心理側寫。傳統的偵探劇往往是先鎖定兇手,再探尋其動機。《心理罪》反其道而行之,男主角方木總是先洞察了兇手陰暗而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再憑借其心理特征推斷其外在特征,從而最終鎖定嫌疑人。
劇中的連環殺手,都各自受困于其心魔,最終在心魔的唆使下,犯下了一系列殘忍而恐怖的罪行。男主角方木雖能窺見他們的心魔,卻也無法將這些人從心魔中解脫出來。相反,正如尼采所言:“凝視深淵,深淵亦將凝視于你;與惡龍顫抖,自身亦將變成惡龍?!碑敺侥疽辉俑Q見他人心中魔鬼的時候,自己內心的魔鬼也逐漸顯現,而方木與自己心魔的纏斗,成為了貫穿整個《心理罪》第一季故事的主線索。
從第一集開始,方木就是一個受傷的、充滿挫敗感的人物形象。觀眾并不知道他內心隱秘的傷痕究竟是什么,只能在一個又一個離奇的案件中,逐漸找出陳年往事中隱藏的真相。到了故事后半段,當觀眾徹底知道了方木試圖掩蓋的實情,甚至會一度懷疑,方木才是那個最可怕的連環殺手。他能夠輕易窺破別人的心魔,卻從來不敢正視自己的心魔。這種亦正亦邪、內心充滿了痛苦糾葛的主人公形象,在國產電視劇中實在不多見,反而常見于《犯罪心理》、《殺手信徒》、《嗜血法醫》一類美劇中。
當然,《心理罪》亦存在很多網劇常見的毛病。比如男主角方木的扮演者陳若軒,演技稚嫩、表情單調,永遠靠著面無表情來??帷⒚碱^微皺來表示思考、雙目圓睜來表示憤怒,大大削弱了男主角原本的人性復雜度;故事情節的邏輯嚴謹性也經不起仔細推敲,推理部分存在大量想當然的猜測,甚至有一些專業知識上的錯誤;節奏拖沓,常常通過大段大段的回憶鏡頭來給情節注水,拖延集數。但瑕不掩瑜的是,《心理罪》無論是故事題材的選擇,還是主人公形象的設計,都是對國產網劇的一次突破,也是對美劇的一次看齊。
劉康康(劇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