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抗日戰爭時期,旅居秘魯的華僑華人四處奔走,以各種方式籌集上百萬美元資金,匯回祖(籍)國,支援抗日……”
“秘魯僑胞的抗戰義舉不僅在當年受到國共兩黨軍政要人贊揚和各界人士聲援,即便今天講起來,也令人感動……”
今年89歲的秘魯老華僑何蓮香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接受新華國際客戶端記者專訪時難掩淚水。
何蓮香1926年出生于秘魯首都利馬,其父母均為廣東珠海人,上世紀初移居秘魯經商。老人個子不高、白發稀疏,但精神矍鑠、耳聰目明,多年來一直擔任秘中商會總經理,并且每年兩次回中國參加春季和秋季廣交會。
對于70年前那段支援抗戰的歲月,何蓮香仍記憶猶新。
老人拿出一張已發黃的黑白照片,告訴新華國際客戶端:“照片上的這些人是我在華僑學校的同班同學,當年我們曾經一起參加支援抗日的活動,他們都已經不在了……每當回憶起那些往事,我自己都很感動?!闭f著,老人擦去眼角的淚水。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消息傳到秘魯,在當地華僑華人中引起極大震動。當時只有十來歲的何蓮香只知道中國遠隔重洋,乘船回國一次需要3個月時間,對“祖國”還沒有什么概念。
老人回憶說,老師每天都在給同學們講中國怎樣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蹂躪,“我們當時唱的歌是《義勇軍進行曲》《我的家在松花江上》,我們一邊唱一邊哭,同學們都表示一定要為抵抗日本侵略中國作貢獻”。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不救國,就要亡國,“我們不能做亡國奴”。
據何蓮香回憶,在中國危難時刻,秘魯各地僑團在中華通惠總局領導下,聯合成立“秘魯華僑抗日籌餉總會”,組織自愿捐款、認購公債、義賣等活動。老人說,當時,秘魯華僑境況并沒有現在好,有的華工為了多捐款,寧愿加班加點,每天干活時間多至十幾個小時,把加班費捐獻出來;婦女會自發組織起來做中國餐,把外賣收入作為捐款……
大人們在熱火朝天地籌款支援抗戰,青少年兒童也自發地組織義演、售旗、賣花。談起這段經歷,何蓮香興奮地講到,同學們自發組織上演抗日劇,喚起同胞們的愛國心。在利馬演出后,老師又帶領大家到秘魯各地有中國人的社區去義演。她說:“除演出外,我們還去賣花,每次收到錢,就給捐錢者胸前插一朵花?!?/p>
上圖為當地華僑向參觀者介紹當年國內寄來的字畫。
何蓮香說,雖然每個人捐款數額不大,但積少成多。在1年多時間里,捐款總額就達100萬美元。秘魯僑胞的抗日義舉傳到中國國內,當時國共兩黨軍政要人紛紛揮毫寫下抗日條幅,許多知名人士創作山水、花鳥等國畫,派人送到秘魯,支持華僑華人的抗戰義賣。
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特地為秘魯華僑社團籌款題了幾幅詞,其中一幅書法作品寫道:“萬里外六千僑胞,統籌債捐達二百萬秘幣,是僑胞之模范,是抗戰之光榮!”
上圖為秘魯僑社隆鎮隆善社展示的當年僑領照片,其中圖左劉金良先生為當年第一個捐款的僑領,所捐數額也最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何蓮香說,當時所有秘魯僑胞都非常興奮,奔走相告祖(籍)國抗戰勝利的消息。
70年過去,秘魯僑胞當年的抗日義舉已鮮為人知。親歷過這段歷史的老人何蓮香希望借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機,讓在和平年代出生、沒有經歷戰爭磨難的年輕人重溫歷史,承載抗戰記憶,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記者張國英賈安平,圖片由張國英提供,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