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照片,北京,2015年7月6日 “對話”歷史左圖: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后,日軍圍攻河北省宛平城。駐守宛平城內的國民黨第29軍參謀王啟元被士兵用繩子系腰縋出城外,去與圍城日軍談判(資料照片);右圖:2015年7月1日拍攝的宛平城一角(拼版照片)。 1937年7月7日,對中國乃至世界而言,是一個不能忘卻的日子,宛平城的戰火硝煙,拉開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占中國的黑暗序幕;盧溝橋畔的奮起反擊,標注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偉大起點。時隔78年,烽煙遠去,但多年前的硝煙與戰火至今讓人刻骨銘心。當新華社記者重訪北京、山西、河北、山東等地的抗日戰場,昔日經受過血和淚洗禮的焦土如今重浴和平之光;當圖片跨越時空,來一場現實與歷史的“對話”,和平愈顯彌足珍貴。新華社記者羅曉光 攝影報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