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中國足協、福特寶公司與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就后者成為未來4年“中國之隊”主贊助商一事在深圳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合作單季贊助額度平均約5000萬元,再加上來自耐克的裝備贊助及金立手機、創維、馬牌輪胎、可口可樂、平安保險、燕京啤酒等各級新老贊助合作伙伴投來的贊助費用,“中國之隊”在2015年所創下的贊助合作總額接近3億元人民幣,似與中超公司商務開發拉開“掰手腕”架勢。很顯然,在國家助力中國足球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企業對于投資中國足球更有信心,而一旦賺得盆滿缽滿后,中國足協在為國字號各隊提供后勤保障、扶持女足、開展青訓的工作中腰板兒更硬。
“中國之隊”開發曾經舉步維艱
2009年春夏之際,盈方公司放棄“中國之隊”項目的經營。盡管對于雙方合作提前緣盡,中國足協與盈方各執一詞,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在那個中國職業足球表面上看似紅火的年代里,中國國字號球隊卻因常年飽受急功近利之苦而處于國際較低水平線,對于每年上繳給中國足協的1000萬美元承包費用,盈方即使有心交租卻也無力給“中國之隊”標出好價錢。令人遺憾的是,在福特寶公司重掌“中國之隊”之際,足球貪腐案東窗事發,就連時任福特寶公司總經理邵文忠也被卷入其中鋃鐺入獄,中國足球公信力降至冰點,那時候“中國之隊”商務開發徒有虛名,贊助商屈指可數,至于贊助額度,用當時福特寶公司有關人士的話就是“不好意思說”。足球環境得到治理后,中國足協對福特寶公司進行了一次內部結構的梳理,2011年春,福特寶公司與世界體育集團(WSG)就推廣開發“中國之隊”簽訂為期5年的長約,可同樣基于雙方在執行合同內容的問題上存在異議,合作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年就告終止,按照約定,WSG每年應向中國足協、福特寶公司支付500萬美元的代理費用,折合人民幣3000萬元左右,還不及現在“中國之隊”主贊助商4000萬元的最低代理費用標準,由此可見,當時“中國之隊”商務開發何等艱辛。面對“中國之隊”7支男女球隊龐大的運行開支需求,中國足協要么開源節流,要么在從類似中超股東分成等收入里找補。
“中國之隊”變香餑餑
最近兩年,隨著國家對發展中國足球空前重視,越來越多的企業目光被吸引到中國足球上來,而恒大登頂亞冠進一步刺激了投資人加大投入職業足球的信心,中超公司有關中超聯賽的單季營業額已突破3億元,這還不算有待深度開發的聯賽媒體版權銷售。受場地廣告容量等因素制約,由中超公司主導的中超聯賽各級商務贊助本賽季已處于飽和狀態,一些有意在中國足球領域拓寬合作面的優質企業不得不轉移目標,比如長安福特去年未能如愿成為中超冠名合作伙伴后,雖然加入了中超聯賽官方贊助合作伙伴陣營,但還是把合作觸角伸向了超級杯,而“中國之隊”則是他們全面進軍中國足球的另一重要標志,幾天前同樣在深圳與“中國之隊”結緣的金立集團,多年前就差點成為中超聯賽冠名商。從耐克、創維、馬牌輪胎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爭先恐后加入中國足球合作陣營看,“中國之隊”已成為中國足球商務開發的一塊香餑餑。中國足協有關人士昨天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解讀稱,“其實在與企業接觸的過程中,中國足協除注重經濟效益外,也格外注重企業形象與品牌形象價值,有些企業雖表達了相當的合作誠意,但考慮到其自身品牌影響力有限等因素,協會也予以婉拒,大家可以看出,中國之隊的贊助商都是各行業里的佼佼者”。
“中國之隊”吸金空前
知情人向北青報記者透露,與幾年前諸如京東等企業與中超公司合同一年一簽的方式不同,中國足協、福特寶公司為維護“中國之隊”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在與贊助伙伴建立合作關系時都選擇長約的形式,比如福特寶公司年初與耐克公司的裝備贊助合作協議總約期超過10年,長安福特、金立對“中國之隊”的贊助周期也為4年,創維、馬牌輪胎、可口可樂有關“中國之隊”的項目合作周期也都大多在3年以上,這也足見企業對“中國之隊”蒸蒸日上的信心。
除了贊助商品牌、信譽有保證之外,“中國之隊”合作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真金白銀。據悉,長安福特4年的總贊助額約2億元人民幣,每年約合5000萬元,于是不難理解福特寶公司當初與“中國之隊”原主贊助商北京現代友好協商提前解約的用意。雖然在眾多合作伙伴中,燕京啤酒等舊有合作伙伴的贊助價碼高低各異,但金立、創維、馬牌輪胎等企業的年度贊助額度都在1000萬或2000萬以上,而福特寶此前也分別為“中國之隊”三級商務合作伙伴確定至少4000萬、2000萬、1000萬不等的代理價碼,再加上耐克公司每年超過一億元的贊助額度,“中國之隊”僅今年的商務開發營業額就突破人民幣2億元。福特寶公司一位高管坦言,“可以說,現在的中國隊算是進入真正意義的‘盈利模式’了”。
中國足球花錢不慌
中國足協有關人士透露,按約定,福特寶公司作為中國足協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應按2億元左右的標準向協會“交租”,“中國之隊”今年收益額度顯然突破這個數字,那么掙來的錢花在哪兒?這恐怕是球迷和各界比較關心的。一位協會人士分析認為,從國際足壇的管理來說,各國、地區足協的收益一般用于本國、地區足球行業的扶持,中國足協也不應例外。中國足協常務副主席張劍也曾表態,協會會加大對青少年足球的投入,對女子足球的扶持,而“中國之隊”收益顯然可以滿足如此訴求。另有熟諳商務開發的足球人士分析稱,由于目前足協對于“中國之隊”具體品牌價值沒有明確評估,其商務開發潛質依然巨大,相信項目的商業價值還會進一步被推高,穩定、可持續的收益可以令國字號各隊的訓練、備戰得到更為優質的保障,中國足協可以在聘用優質教練、幫助國字號球隊聯系高質量熱身對手等方面得到強勁的經濟保障,現在的“中國之隊”不差錢兒,但“錢途”無量的前提是“中國之隊”提高競技水平,給商家以信心。
相關鏈接:
國足集結備戰世預賽 佩蘭:兩場比賽目標全取6分國足世預賽戰馬代裁判確定 新加坡裁判執法足協公布FIFA確認函 國足戰馬代正式易址沈陽國足被評陣型在變防守沒變 中場控制力嚴重缺失?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北京青年報] [作者:肖赧] [編輯:林道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