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作為中國紀念抗戰勝利活動的一部分,閱兵儀式以隆重和莊嚴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捍衛和平的決心、意志和能力,同時也警醒各國人民更好地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凝聚更多的共識和正能量,更加堅定地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正因如此,中方舉辦的紀念活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和積極支持,31個外國領導人以及10位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出席閱兵儀式,出席嘉賓遍及世界五大洲。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卻未現身閱兵主席臺。雖然,我們不能因此質疑美國人民珍惜和平、追求正義的意愿和決心。70年前,作為決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力量之一,美國人民既為取得戰爭勝利付出了巨大代價,也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似乎也不應懷疑美國政府忽略或低估中國人民為二戰勝利作出的犧牲和貢獻。因為就在閱兵前不久,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Susan Rice)訪華時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奧巴馬總統和美方高度評價中國人民在二戰中作出的巨大貢獻和美中兩國結下的深厚友誼。
但作為朋友或伙伴,按照常理,有困難時應相互幫助,有喜事時應共同分享。今天,中國隆重紀念抗戰勝利,對于這樣的喜事,朋友的道賀并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登門慶祝乃情理之中。在沒有其他特別活動安排的情況下,美國領導人缺席閱兵儀式,對此或許不宜作過多解讀。但對多次表態愿與中方一道保持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奧巴馬總統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與那些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有關國家的領導人欣然出席相比,美中兩國的友誼因為這一遺憾而顯得相形見絀。并且,對于中方近年提出的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美方反映也不甚積極。
究其原因,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美國尚未調整好心態,尚未習慣與新興國家平等相處之道。70年來,中國不僅繼續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積極貢獻,還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成就,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日益凸現的全球性問題面前,中國積極參與應對,發揮了重要的建設性作用,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形象。對于日益強大的中國,在分擔義務與責任時,美國往往寄予厚望,而分享權力和利益時,美國表現出來卻只有作為既得利益國家的保守。美國一意孤行阻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落實份額與投票權改革方案便可見一斑。這也是這些年中美關系磕磕絆絆的根本原因之一。
總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如果對其他國家少一點顧慮與防范,多一點信任與合作,美國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是超級大國的大氣,減少的將是不必要的遺憾,而得到的將是更多的實惠。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其影響已超出兩國關系的范疇。兩國關系健康穩定向前發展,有利于增進兩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實現這一目標,重要的是順應歷史與時代潮流,正視現實,通過溝通對話、增信釋疑和深化合作確保兩國關系始終行進在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正確軌道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徐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