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是小盧的男朋友,兩人同在三亞一家公司上班。在小盧的眼里,小蔡勤勞、善良、本分,是個值得托付的人。然而,小盧在給公司新入職員工做背景調查時,竟發現小蔡是個“有吸毒販毒案底的人員”。原來,小蔡的身份被哥哥冒用了,背負了一個并不屬于自己的“吸毒販毒”犯罪記錄。為了給自己找回清白,小蔡跑了派出所十多趟,事情卻始終沒有解決。見習記者陳棟文/圖
害怕累犯刑罰重,他冒用弟弟身份留下案底
小蔡是海口秀英區東山鎮人,他是家里的“老小”,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據小蔡介紹,2010年,他搭動車時被火車站工作人員很仔細地檢查了一番,他雖然很疑惑,但也沒放在心上。小蔡在外地工作,去網吧、住賓館時,也總會有派出所的民警來查。2012年,他到城西派出所去查詢,結果讓他大吃一驚,“查詢結果顯示,我在2007年因為吸毒販毒,被判刑一年。”小蔡稱,犯罪記錄上登記的確實是他的名字,但犯罪人的照片不是他,是比他大13歲的哥哥蔡某。
“派出所的工作人員要求我哥前來協助調查。”小蔡告訴記者,他因為此事多次詢問哥哥蔡某,兄弟關系漸漸惡化,蔡某不同意去派出所替小蔡說明此事。小蔡說,因為這個案底,他找不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也很少能在一個單位長時間干下去。
9月10日上午,記者撥打了蔡某的電話,蔡某承認當時犯罪后,確實冒用了小蔡的身份。“當初那樣做,我現在也十分后悔。”蔡某說,他知道這個案底給弟弟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困擾,但由于他在此之前已有過一次被抓的經歷,如果再承認這個,就是累犯,判刑會比較重,“我怕了,就用了弟弟的身份。”當記者詢問可否為小蔡到派出所去說明情況,蔡某稱自己現在在三亞打工,沒有時間去。
弟弟因為有“案底”,擔心被女友父母誤會
2014年4月,小蔡認識了小盧,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發展成為男女朋友。7月份,小盧對新來的員工做背景調查,發現小蔡“有吸毒販毒案底”。當時小盧并沒有上報給公司,但她也不想再搭理小蔡,“我以為他騙我,差點跟他分手。”小蔡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小盧,小盧選擇了相信他,替他把這個事情隱瞞了下來。
“因為有她的幫助,那份工作干得最久。”小蔡說。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小蔡被調到了另一個部門,他的“案底”還是被發現了,2015年8月20日,小蔡離職了。
“因為年齡也大了,想把他帶回家見父母。”小盧說,她今年27歲了,小蔡人很好,可因為小蔡的這個“案底”,她滿是顧慮和擔憂,“萬一父母誤會小蔡,那就麻煩了。”
“材料提交了幾個月,事情卻一直沒解決”
據小蔡介紹,他今年4月底去城西派出所詢問此事,民警表示會調查,讓他留下聯系方式。因為一直沒有消息,5月底,他再次去派出所咨詢,工作人員給他一張材料清單,并表示收齊材料后兩個禮拜左右可辦好。6月1日,小蔡去派出所提交了材料。8月21日,小蔡再次來到派出所,民警給他的回復是,“材料不齊,需要重新提交。”
“所需材料我都提交齊了,派出所弄丟后讓我補交。”小蔡很氣憤,向12345投訴了此事。小蔡說,他去派出所十多趟了,事情沒有絲毫進展。
9月10日,記者陪小蔡和小盧來到城西派出所。小蔡詢問:為何大自己13歲的哥哥當初可以成功冒用自己身份?自己之前提交的材料是不是被辦案民警搞丟了?面對小蔡的疑問,城西派出所的林所長表示,他會調查清楚,9月13日左右給當事人一個答復。
?
?
相關鏈接:
海口“雙創”工作成效顯著 初步實現“三個轉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