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名代班司機,靠著這份工作養活一家人。2014年11月10日,他將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后,驚訝地發現車上有乘客遺落的20萬元巨款,便馬上將此事上報公司以尋找失主。次日,通過公司拿回錢的失主當場拿出千余元現金感謝他。他婉拒稱:“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他就是黃良輝,海口一名普通出租車司機,不求名,不求利,只是用一顆為乘客著想的心,在平凡崗位上奉獻不平凡的服務。2015年6月,黃良輝榮登“中國好人榜”。
黃良輝讓椰城感動的,在于他拾金不昧的精神,還在于他在工作中保持一顆真善美的心:不為名利所動,十八年如一日地為乘客著想。海口開展了一月有余的“雙創”工作,就是為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而努力。黃良輝拾金不昧、敬業誠信的道德素養為海口的哥形象加分的同時,也為海口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代言,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我們要學習他拾金不昧的美好品德。有人會說拾金不昧或許礙于法律約束(因為據《刑法》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 拾得他人遺忘物,應按照不當得利的民事行為處理, 而對于拒不交出遺忘物的, 則應當以侵占罪論, 追究刑事責任),并非道德素質的體現;也有人說,在失主既沒記住車牌號又不知道出租車所屬公司的情況下,即便這二十萬是屬于無人主張權利的遺忘物,可放在平常人身上,很難有人不動心……黃良輝雖然家中拮據,卻第一時間內主動歸還,可見他的行為是緣于自發自覺的道德本性,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我們還要學習他乘客至上的愛崗敬業精神。每一位的哥都是海口的城市名片,他們的道德修養和職業操守也是海口城市形象的縮影。黃良輝從事的哥這行以來,一直奉行乘客至上的原則,一心為乘客著想,總是換位思考理解失主遺失物品的焦急,所以無論金額大小他都會以最快的速度還給失主;專心聆聽乘客的話語,以了解乘客所需,這種職業操守為黃良輝創造了18年來的“零投訴”佳績。他在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事跡,緣于堅持心中敬業誠信的原則,即便是平凡的工作也能為社會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我們更要學習他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黃良輝的好人事跡廣為人知后,公司為了嘉獎鼓勵將他從代班司機轉為正式員工,但黃良輝絲毫沒有自滿與驕傲的情緒,而是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大了,更加以身作則。他不求名利,默默奉獻,幫多位失主尋回遺落物品不過是“該做的小事”,不足為道,更非為出名而行:他也不為利,黃良輝不僅沒有對二十萬現金動心,更是婉拒了失主的酬金,因為在他看來,哪怕薪資不高,也要堅守做人的起碼原則!
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就像溫暖的火炬,一棒接一棒地傳遞下去,因而真善美的故事總不間斷,而城市的精神文明也會因為更多人的學習、踐行而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