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長期A股中重要的主題投資機會,國企改革被市場一致看好。隨著國企改革頂層方案的亮相,國企改革逐漸清晰,相關概念股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市場關注的焦點。
四大看點
1.推動國企整合重組,重點是在央企層面。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振鑫稱,未來央企整合方向在推動附加值較高、對出口帶動作用較大、業務存在競爭性強的央企進行合并同類項,中船工業+中船重工、東方電氣+哈爾濱電氣、鞍鋼+寶鋼+武鋼等整合預期較強。
2.混合所有制改革仍是重點。
作為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國巨石已被列入首批國企改革試點企業名單,公司總裁張毓強介紹,通過合作,央企的實力加上民企的活力可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3.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
近期上海國有資本運營平臺上海國際集團就完成了國資運營“第一單”,涉及14家公司和超300億元存量資產。——錦江航運與上港集團的戰略重組,上港集團也已將自己3.2%的股份無償劃轉給國際集團。
4.地方國有資本運營管理試點值得期待。
上半年一些地方國資改革已加快推進,廣東、上海、深圳等地改革領跑全國。廣東省面臨國資體系資產證券化率低,提高資產證券化率的訴求比較強烈;上海作為地方國資重鎮,已先試先行。
改革龍頭篇
深圳:三條路徑推進改革步伐
在國資改革總體方案出臺之后,深圳改革加速推進,重點公司包括深深房A,深物業A,天健集團(000090,)、沙河股份(000014,)、深深寶A、深振業A等。
頂層文件出臺后,各地將陸續進入國企改革細則公布階段,或將帶來旗下國有上市企業的投資機會。之前獲得了中央國資委認可的深圳被市場人士普遍看好。在業內人士看來,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深圳國企改革明顯提速,2014年以來在市國資委會議或文件中,多次強調和研究深圳國資改革的目標、路徑和方案,目前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就。
可以看到,2014年10月,深圳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深圳國資國企改革的總體方案》,提出四大改革任務和18項重點舉措,推進85%以上國有資本集聚到“一體兩翼”產業體系,提出將混合所有制比重由75%提升至85%,資產證券化率由43%提升至60%。
有分析認為,深圳國企改革主要有三條路徑。首先,推進產權主體多元化改革。在直管企業基本完成產權主體多元化基礎上,重點推動二三級獨資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工作,進一步壯大國有資本與其他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市屬國企競爭實力;其次,剝離非主營產業,有效整合資源。加大產業整合和同質資源整合力度,加快退出無效低效資產,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和企業歸核主業發展。推進資源向特色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上市公司集中,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金融投資“兩翼”發展,培育新的國資利潤增長點;最后,股權激勵。員工持股方面,通過股權激勵或自籌資金認購等形式,致力從根本上解決混合所有制中各方利益不一致的問題,探索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職工持股。
廣發證券分析師陳果就表示,在國資改革總體方案出臺之后,各地改革也會加速推進,重點關注之前獲得了中央國資委認可的深圳。相關公司包括深深房A,深物業A,天健集團、沙河股份、深深寶A、深振業A等。
潛力股精選
深振業A(000006)地產、地鐵整合空間大
公司是深圳市國資委直屬企業中僅有的兩家較大規模的上市房地產公司之一,又是A股深圳國資旗下房地產開發專業性程度較高的企業,與此同時深圳國資委對公司的持股比例較為適當,在保證控股地位的同時具有一定市場化的靈活性。銀河證券分析師胡華如認為,深圳地產上市平臺及旗下地產資源的整合、深圳地鐵和公司的進一步合作都有較大的想象空間。基本面上,公司在立足深圳的基礎上,積極向全國進行擴張,上半年由于結轉面積大增,使得業績大幅提高,下半年有7個項目達到銷售條件,同時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標的,值得給予更高估值。
天健集團(000090)地產上市整合平臺
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4%和543%,源于地產結算的量和占比均有大幅度提升、以及三項費用率大幅度下降所致,尤其后者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改革的成效。海通證券分析師涂力磊指出,公司是深圳國資委控股下的城市綜合運營商。房地產業務集中在深圳、長沙、南寧、廣州等地。近期,公司收購粵通公司延伸市政產業鏈,借助達實智能提升智慧城市建設能力,定增引入多家創投企業,實現管理層持股。目前,深圳國資委實際控制公司36.35%,公司有望成為深圳國資委旗下的主要地產上市整合平臺。
華僑城A(000069)新激勵模式成看點
公司作為“文化旅游+地產”的龍頭公司,其旅游景區配合地產開發的內生增長模式是公司的最大標簽和核心競爭力。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司在旅游成片綜合開發形成的資源品牌優勢日益凸顯,電商業務拓展迅速。隨著旅游資源整合和互聯網改造的持續推進,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此外,公司有望通過并購整合加速在國內的成長,旅游業務發展提速貢獻較大力量;作為世界級的旅游文化企業,公司的國際化的腳步將會趨于提速,推動公司真正實現主題公園產業的內涵式增長;最后,當前國企改革的背景下,新激勵模式值得期待。
深賽格(000058)轉型互聯網+供應鏈金融
公司是深國資旗下電子專業市場龍頭,國企改革值得期待。同時,公司戰略轉型互聯網平臺+供應鏈金融,打開中長期發展空間。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訾猛分析指出,公司大股東為國資委下屬賽格集團,集團以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為主體,與上市公司業務協同性強。基本面上,公司以賽格網、賽格通和跨境電商三大業務為主,積極發展電商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同時,憑借電子專業市場多年積累上萬商戶,公司成立小額貸款公司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并迅速成長為公司主要盈利來源之一。
上海:大集團小公司仍是重點
一些屬于大集團小公司類型,包括上海機場、中華企業、新華傳媒、東方明珠、上海醫藥、新世界、上海九百等;一些屬于股權激勵類型,包括上海梅林、百聯股份、錦江股份、老鳳祥、光明乳業等。
本報記者 林珂
上海作為國企改革的排頭兵一直備受市場關注。據統計,在A股市場有72家與上海國資相關的股票。這些上市公司的總資產超過1.3萬億元,資產主要集中在汽車、地產、建筑、電力設備、交通運輸和商貿零售。有分析指出,在國資委集團層面,資產總量將近10萬億,屬下擁有52家集團。
分析人士認為,挑選受益于上海國企改革的公司,依循的思路包括,隱性資產巨大的國企;民企凈資產收益率很高,但國企凈資產收益率很低的行業;符合上海產業發展方向,資產注入機會較大的集團;積極引入民營資本、利潤提升以及建立新型董事會制度的企業。
早在2013年末,上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方案《關于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出爐。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確定了主要目標,經過3-5年扎實推進,國資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努力成為全國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排頭兵。
從投資機會角度考慮,國企上市平臺的公司最值得關注。如何把握上海國企改革的投資機會?有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從兩個角度關注。首先是從資產證券化的角度,一個是從股權激勵改善公司治理的角度。從資產證券化的角度,上海國資委旗下上市公司中有一些屬于大集團、小公司的類型,因避免同業競爭和整合產業鏈業務的緣故,后續推進集團資產注入的概率較大。這樣的公司有上海機場、中華企業、新華傳媒、東方明珠、上海醫藥、新世界、上海九百等;其次是從改善公司經營和治理的角度,從國企分類監管的角度來講,競爭性企業有望先行先試股權激勵等有望改善公司經營的手段,而競爭性國企也是改善空間最大的。建議關注上海梅林、百聯股份、錦江股份、老鳳祥、光明乳業等。
中華企業(600675)地產整合預期加強
公司已經成為上海地產集團旗下的唯一一家上市房企。在上海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上地集團內部地產資源的整合預期日益加強,很可能在國企改革和集團內部資源整合的過程中被賦予更多權重。長江證券分析師劉俊認為,公司近年來對內部資源進行了系統的整合處置。同時設立股權投資基金,通過匯錦基金加強地產基金運作,并積極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雖然近期公司面臨著滬外市場低迷的困擾,但依托大股東的雄厚資源,以及在上海市場的優勢,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老鳳祥(600612)不斷進行行業整合
公司是中國黃金珠寶行業龍頭,品牌力、渠道力優勢突出,具備行業整合能力。在國企改革方面,未來有望借力資本市場打通融資通道,進行行業整合。公司在經營優化和國企改革雙重推動下,有望繼續穩定發展。上半年公司業績穩定增長,逆勢擴張彰顯龍頭領先地位。廣發證券分析師洪濤認為,公司在2013年以來金價下行周期中搶奪的市場份額,為其在金價上漲周期的高彈性打下良好基礎。從中長期來看,公司是行業地位強勢、價值底線夯實、轉型路徑清晰、人才激勵完善的老字號民族品牌。
上海醫藥(601607)涉足互聯網醫藥
公司作為國內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行業地位穩固,旗下不乏具有潛力的醫藥工業品種。興業證券分析師李鳴分析指出,公司醫藥商業業務在行業龍頭市占率提升、醫藥改革的過程中也將受益,而通過積極涉足互聯網醫藥新業態新模式,在相關政策的紅利之下也有望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同時,借由本次子公司管理層持股及互聯網平臺構建的嘗試,公司也在順勢而為積極踐行互聯網思維之下的自我創新,其在國企改革大趨勢下的新變化也值得期待。
北京:整體上市成核心
第一關注已整體上市的金隅集團、首開集團改革進度;第二關注競爭領域的改革機會,包括首商股份、王府井、首旅酒店、全聚德、燕京啤酒、同仁堂等。
本報記者 舒婭疆
相比國企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上海等地,北京同樣不乏具備國企改革預期的公司標的。事實上,2014年8月底,北京市國資委就宣布首旅集團、京投公司、地鐵公司3家企業作為國企改革試點名單。其中首旅集團下旗下有首商股份、全聚德、首旅酒店3家上市公司,京投公司旗下有京投銀泰一家上市公司。另外像京能集團旗下也有眾多上市公司,京能置業、京能電力、昊華能源3家上市公司。
此外,京東方A、金融街、福田汽車、大豪科技、翠微股份、北京城鄉、北辰實業、三元股份、順鑫農業、北京城建、歌華有線等多家公司,也因由北京國資或政府實際控制而被列為北京國企改革標的公司。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周金濤認為,從投資標的來看,要將北京國企改革的標的從北京首都城市定位疊加幾大試點方向來選擇收益標的,第一關注已整體上市的集團,金隅集團、首開集團改革進度以及國管中心和北控集團有望改組成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情況;第二關注競爭領域國企改革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首商股份、王府井、首旅酒店、全聚德、燕京啤酒、同仁堂等;第三關注城市公用事業和民生領域的投資機會,推薦首創股份、中關村;第四關注區縣級國企改革進度,推薦順鑫農業。
安信證券分析師吳照銀早前指出,北京“混改”的特點是與“央企”及中關村園區公司的混合。“央企”的實力、中關村的人才,都為混合所有制提供優勢。北京國資改革和央企、中關村企業、區縣企業互相參股,可以很好地利用北京市作為首都的優勢。吳照銀推測在園區內注冊的企業響應北京市國企改革的可能性更大。
“北京‘混改’受益股先后順序依次為:一是通過整體上市,加大國有資產證券化比例;第二是北京市屬企業和中央企業、中關村企業優秀的資源開展合作;第三是京津冀一體化和混改結合品種;第四是老國企通過股權激勵提供經營效率。”吳照銀表示,相關收益品種有三元股份、電子城、七星電子、歌華有線、北巴傳媒、空港股份、首鋼股份、首創股份、全聚德、首旅酒店。
三元股份(600429)改革將提升經營效率
三元股份控股股東為北京首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持有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100%股權的北京市國資委。銀河證券分析師李琰認為,北京市國企改革方案中競爭類企業是以資本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分為戰略支撐企業和一般競爭性企業。競爭類企業將是國資部分或全部退出的重點。國企改革將推動公司進一步改進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完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為公司做大做強帶來制度基礎和持續動力。
順鑫農業(000860)未來公司有三層看點
順鑫農業公司控股股東為北京順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持有北京市順義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100%股權的北京順義區國資委。中信建投分析師呂昌指出,未來公司三層看點,一是大眾酒全國化和豬肉行業景氣回升帶來的業績快速增長;二是2013年特別是2014年后聚焦主業,做大做強酒肉的戰略,需要借助外延實現,牛欄山廠長宋總在7月酒廠總結會中提出了“全國白酒行業第一家百億民酒企業”目標;三是國企改革如能推進,將顯著提升現有盈利水平,按上半年增速牛欄山今年將接近50億收入,凈利率估計仍在10%。
歌華有線(600037)期待政策紅利落地
歌華有線公司控股股東為北京北廣傳媒投資發展中心,實際控制人為持有北京北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北京市市政府。今年6月,公司宣布聯合中影、阿里等機構成立中國電視院線運營公司,開拓傳統院線之外的后電影市場。光大證券分析師高輝認為,有線聯盟以電視院線為起點,未來亦可介入大數據、電視游戲等領域,開拓出一個超千億收入規模的新市場。另一方面,在普遍預期北京文化改革提速的背景下,歌華有線作為領軍企業獲得政策紅利將是大概率事件。高輝同時預計,在北京地鐵公交漲價之后,有線電視提價也會提上日程,今年將為公司帶來不低于2.75億的凈利潤增長。
珠海:集團公司逐步兌現改革承諾
從改革進展來看,1月12日格力集團與珠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書》,格力地產的股權轉讓兌現了去年2月19日格力地產公布的改革方案。
本報記者 康曦
根據珠海市擬定的國企改革目標,到2017年末將打造出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一流企業,其中包括1家全球500強企業,屆時,珠海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也將超過5000億元。
2014年珠海市屬國有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688.94億元,歸屬國有凈利潤40.46億元。按照國企改革目標,則從2014年底到2017年底,3年的時間內,珠海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將增長26.65%。
珠海的國企改革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首先,從政策上來看,2014年8月7日,珠海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從企業發展角度出發,提出八項國有企業改革創新重點工作要求,包括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分類推進企業改革創新等八個方面,以全面提高國有經濟整體競爭力,增強國有企業支撐帶動功能和國有資本放大功能。
而在本輪國資國企改革一大重頭戲——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珠海市國資委推出了《珠海市管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項目目錄》,吸引民資進入,同時指導市管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搭建金融運作平臺。
從進展來看,在今年1月12日,珠海格力集團與珠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書》,即格力集團將其持有的格力地產51.94%股權無償劃轉給珠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此舉被解讀為此輪深化國企改革大背景之下珠海推進國資監管由“管資產”轉向“管資本”的一次重大舉措。
格力地產的股權轉讓兌現了去年2月19日格力地產公布的改革方案。而同時發布改革方案的還有同屬格力集團的格力電器。當時的方案為:一、無償剝離格力地產、口岸公司和格力航空投資股權及格力集團對格力地產的債務,將該資產注入新成立的海控公司;二、剝離后的格力集團將以不超過公司49%的股權通過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
在格力地產國企改革邁出關鍵性一步后,格力電器的國企改革進程也值得關注。此外,華發股份、珠海港、合力股份等珠海國企概念股也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珠海港(000507)引入戰略投資者
近期,公司似乎已經拉開了國企改革的序幕,希望借此來扭轉目前頹廢的業績。9月11日公司公告,為優化控股企業珠海港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結構,加快外延式產業發展步伐,增強資本市場對港昇公司主營業務的價值認可,港昇公司在申請掛牌新三板前通過媒體公開征集的途徑,以定向發行新股的方式擬引入三家有助于自身發展的戰略投資者。港昇公司表示,此次增資擴股完成后,公司全資企業電力集團對港昇公司的持股比例由98.08%降至約85%,電力集團仍保持絕對控股地位,公司未改變合并報表的合并范圍。
格力電器(00651)管理層持續推動改革
格力電器在今年召開的股東大會上曾表示,2015年為調整年,所制定的2018年長期目標未變,但中間某一年份的目標則無法承諾。國企改革在按照計劃推進,繼格力地產剝離之后將繼續引入戰略投資者,具體進展尚不便透露。管理層承諾將進一步推動格力的改革。目前,同屬于格力集團旗下的格力地產已經有所動作,格力電器何時會推出資金的改革方案自然備受期待。近年來,公司在深固空調主業的競爭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向智能家居布局推進,并取得不錯進展。
華發股份(600325)華發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平臺
華發股份控股股東華發集團作為珠海市最大國企,未來定位“以打造高端服務業為著力點,大力發展城市運營、文化教育等產業”,華發股份作為集團下屬唯一一家上市平臺,未來很有可能繼續獲得集團在融資、土地等方面的支持。中信證券指出,珠海市《意見》發布標志著珠海版國資國企改革方案路線圖明確,公司將迎來新一輪成長驅動力。首先是區域政策紅利,公司未來將確定性受益集團整體支撐體系升級所帶來的紅利,公司有望與集團其他產業如城市運營、文教旅游等發揮的聯動效應;其次是激勵機制市場化,公司在管理架構及激勵機制層面的革新是可以預期的,這也將推動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具備更強的活力。
?
?
相關鏈接:
深化國企改革須強調法治規范·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