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最熱門的課3秒鐘就被‘搶’完,課堂上甚至還有學生站在教室門前蹭課聽講,這一幕無論如何你也想象不到是發生在大學校園……”近日,針對達州網友的爆料,四川新聞網記者走進四川文理學院,旁聽了該校最熱門的大學生性健康教育課。
選修課程3秒被搶完 大學生站教室門前蹭課
“對于選修3秒就被搶完的性教育課,忍不住去蹭了第一節性教育課。”近日,有達州網友向四川新聞網記者爆料,稱四川文理學院新學期的一門選修課——性健康教育課開講,當晚原本可坐50人的教室突然爆棚,約有10名學生還站在教室門前蹭課聽講。
“本來我也去選課的,結果因為打開的網頁卡機了,失去了機會。”據該校一名大二學生介紹,為了在開學時選修到這門課,他還特意跑到朋友家中上網“搶課”,其感受不亞于在互聯網商城“秒殺”商品時的刺激。但遺憾的是,在當天中午12時,他一直刷屏發現選修課程鏈接可打開后,卻因電腦突然卡機導致在短短幾秒的時間內,該課程就無剩余名額可供選擇了。
“我是找了幾位好友幫忙,一起到網吧上網才搶到的。”據搶到該課的“幸運兒”小陳介紹,這門課之所以如此火爆,除了能滿足自身的好奇心,還在于課程的形式和內容都很吸引人,不僅有視頻、圖片,還有輕松有趣的現場互動。“相信通過老師的系統授課,今后我在這方面不會感覺到困惑了。”小陳說。
?
談性沒必要隱晦 性教育課引發大學生熱捧
在接到網友爆料后,四川新聞網記者采訪了該校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授課老師曹紅梅。據曹老師介紹,這門選修課程自2007年3月開設后,一直以來都是學校最熱門的一門選修課。去年因為自己在華中師范大學深造進修,被迫中斷了一年時間。直到今年該校課程重開,再度引發學生們的關注和熱捧。
“自古以來,舊的思想總是讓我們談性色變,其實本沒有必要如此隱晦。”曹老師告訴記者,現代社會最普遍的現象是,多數大學生在青春期遇到性問題時常常是“家庭不講、學校不教、諱莫如深”,只能自己“無師自通”地暗中摸索,很容易受一些不良信息干擾,導致大學生身心受到傷害。如果仍得不到正確的引導,一些大學生就會在好奇心驅使下進行性冒險,其苦果只能自己吞咽,有些人的人生也會因此而改變。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學生們經常會臉紅和轉移注意力,支支吾吾的不敢大膽說出來。”曹老師說,她在課堂上會鼓勵學生們用“男女分組公開討論、寫小紙條溝通、考試總結談認識”等方式讓學生對性進行理性認知,規范與性有關詞語的表達。為此,她還布置過課余作業:“你為什么選擇這門課?你想對老師說什么?你想收獲什么?”得到的大多是學生對性“感興趣”、“希望老師講課無保留”、“想把自己搞清楚”之類的答案。
?
大學生在課堂上寫與性有關的詞語
內心渴望卻難啟齒 大學生寫紙條求“技巧”
9月22日晚7時許,四川新聞網記者走進曹老師的課堂,旁聽了新學期第二堂大學生性健康教育課。走進228大教室門時,教室里已經坐了10多名學生,其中有學生在問“老師上堂課留下的作業交了嗎?”同學們則紛紛回答:“交了,照老師說的方式,寫在紙條上的。”
“我想了解更多的性愛技巧”、“聽說選這個課不會掛科”、“希望老師能多講點實用的”、“請老師別考慮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7時30分,偌大的教室中央坐滿了學生,隨著曹紅梅老師將學生的“作業”紙條逐一讀出,一陣陣笑聲、驚呼聲從課堂上傳開。
在之后進行的教學中,隨著教材《性愛 婚姻家庭》的發放、PPT課件的展示、課程講解的深入,記者觀察注意到,前來上課的學生是越來越多,其中女生人數占大部分,就連一些沒有選修到該課程的學生,也跟著朋友混到課堂上來。伴隨著課堂上男女性征的介紹,多數學生看到或聽到以往沒見過的圖片或詞句時,女生表現出一幅幅低頭玩手機、抿嘴偷笑的畫面,男生則是全神貫注、跟著老師的提問大聲起哄。
臨近下課時,曹老師表示歡迎學生用寫小紙條的方式完成課余作業,同時還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碼,方便學生解答一些涉及個人隱私方面的問題。曹老師告訴記者,學生們剛開始上這門課的時候,其實他們內心非常渴望了解性知識,但受自幼教育和成長環境的影響羞于啟齒,她才采用這些教學方式便于與學生們進行交流。
曹老師說,在她收集以往眾多學生對大學生性健康教育課的看法中,有學生畢業時表示“從羞答答變成坦蕩蕩,我完成了此類的蛻變與轉型……其實因為不好意思而已,實際上很想知道更多關于身體的秘密。”或 “此‘性’與我們心中所想的‘性’差別太多……原來我們都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這個話題的。”因此,這門選修課在青春懵懂的大學生中發揮了作用,學生們通過該選修課在性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懂得了如何正確看待、保護自己和異性,對今后人生的戀愛觀和婚姻觀奠定基礎。
?
?
相關鏈接:
四川一交警“公車私用”? 真相:送求助孕婦(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