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12國經貿部長5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歷時5年多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TPP)談判結束,各經濟體均表示關注。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6日表示,中方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有助于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制度建設均持開放態度。《協定》是當前亞太地區重要的自貿協定之一。中方希望《協定》與本地區其他自由貿易安排相互促進,共同為亞太地區的貿易投資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1什么是TPP協定?
相互取消關稅,涉1.8萬種商品
TPP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蘭、文萊于2005年發起,其最重要的特點是相互取消關稅。由于最初參與方經濟體量較小,這一協定原本少人關注。2008年美國宣布加入,提出要創建一個高標準、更廣泛的地區合作協定,此后熱度漸高。澳大利亞、秘魯、越南、日本等國在此后幾年陸續加入。
此次達成TPP協定的共有12個國家: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越南、新西蘭、智利、墨西哥和秘魯,其經濟規模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0%。
依據協定,相關國家間約1.8萬種商品的關稅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步減少或完全取消。
2主要特點是什么?
全覆蓋高標準,重塑貿易規則
與現有一些多邊自貿安排相比,TPP談判的重點在于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并希望以此為樣本重塑亞太乃至全球貿易規則,因此追求“全覆蓋”和“高標準”是其顯著特征。
首先,TPP追求“全覆蓋”。以往大多數自貿協定主要限于降低商品關稅、促進服務貿易,而TPP不僅規定取消或降低商品關稅,還涵蓋投資、競爭政策、技術貿易壁壘、食品安全、知識產權、政府采購以及綠色增長和勞工保護等,覆蓋領域之廣遠超一般的自貿協定。
其次,TPP在開放程度上明確指向“高標準”。例如,TPP在環保、勞工、原產地和政府采購等方面包含了諸多高標準的條款。
3對我國有何影響?
短期或受沖擊,但持開放態度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稱,中方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有助于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制度建設均持開放態度。
目前中國尚未加入該協定。從短期看,該協定或對中國的對外貿易形成某種程度的沖擊,但從長期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個多邊貿易安排都無法將非協定國家和地區排除于國際貿易體系之外,否則其自身發展將大為受限。
多名美國智庫專家和商界領袖認為,TPP協定最終要取得成功需要中國的參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認為,最終大家都會認識到TPP完全成功需要中國的加入。
4將面臨哪些挑戰?
多方政治博弈,平衡性受質疑
TPP協定達成后,首先要經過“批準關”。需完成各國的立法或批準程序后方能生效。12個國家政情各異,審議這份協定將面臨政黨之間、利益團體之間復雜的政治博弈。
第二,TPP協定可能造成新的不平衡和不確定性。在TPP談判參與國中,既有美國、加拿大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有文萊、越南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不少專家指出,TPP要求顯著地減少貿易保護,限制對外國投資者的監管,對政府采購采取所謂機會均等原則,并對金融自由化設立高標準,超越了不少發展中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也很可能超出了它們本國企業所能承受的范圍。
?
?
?
?
相關鏈接:
中國被TPP孤立 老祖宗留下破解之法
關于TPP 你需要知道的事
陳鳳英:中國不是TPP談判“輸家”
學者觀察:TPP,又一只“狼”來了
TPP談判收官 協定獲批還需跨障礙
跨太平洋自由貿易迷局:TPP并非真正的“自由貿易”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