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北京一家9口6個孩子超生長期沒戶口 計生委:需繳70萬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10-08 07:32

      老三張澤龍初中輟學后,只能不時去小工廠搬磚鏟泥打零工。

      老四張金鑫輟學后結婚,但戶口問題使婚姻產生矛盾,離婚后患上了抑郁癥。

      老六老七正在讀小學,因擔心走上哥哥姐姐的老路,戶口成為她們最大的心愿。

      通州張家灣鎮棗林莊,張伯增一家9口,因其中6個孩子為超生,長期沒有戶口。目前,還有4人須繳納70余萬元的社會撫養費后,才能補辦戶口。

      總是讓9歲女孩張曉曼滿面愁容的,是她的“黑戶”身份。

      作為家里第七個孩子,她同其他超生的5個哥哥姐姐一樣,難以取得戶口,甚至因戶口改變人生。

      在此之前,二哥張澤金、三哥張澤龍、四姐張金鑫已相繼因沒有戶口而無奈輟學。相同的原因還導致二哥、四姐無法如常人般領證結婚,撫養自己的孩子。四姐因此而患上抑郁癥。

      去年,通州區計生委開具的“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書”成為他們解決戶口問題的唯一出路。但六兄妹總計70萬元的費用讓這個因超生而更加貧困的家庭陷入惡性循環。

      七子之家

      生下女兒張曉曼時,王茂臣已44歲,丈夫張伯增則年過五旬,而這已經是他們的第七個孩子。

      通州區張家灣鎮棗林莊,這個九口之家因為超生而被眾人知曉。

      “就是想生”,被問的多了,張伯增夫婦也習慣了用這樣簡單的方式回答,且不愿再去過多解釋什么。

      1982年,經人介紹,剛滿20歲的王茂臣嫁到北京通州棗林莊,丈夫張伯增比她年長7歲。王茂臣的戶口也隨婚姻落至北京。

      1984年,長女張松濤出生。孩子剛能坐起來,村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就敲開家門,主動為孩子上了戶。也是在這一年,我國第一代身份證及相關制度開始使用施行。

      女兒滿月之時,開心的張伯增邀來親朋,擺席慶祝,但種地為生的張伯增也始終認為,家里孩子要多一些,這樣熱鬧。此外家里必須要有男孩,能下地干活。

      而此時,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剛滿兩年,各地對超生處于嚴防嚴控狀態。村里的房前墻后刷滿各種計生標語,婦聯主任帶領著十余名計劃生育宣傳員,挨家挨戶講政策,“嘮嗑時聽到誰家懷了二胎,宣傳員們會多次上門做工作:孩子不能留。”

      張伯增回憶,即使脫口就能說出各種計生宣傳語,但這并無法阻止自己的添丁念頭,王茂臣也支持丈夫,“為他生孩子是理所當然的”。

      1986年,張家老二出生,如張伯增所愿,是個男孩。

    ?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相蓉]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