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符青云
今年,我市以背水一戰的決心,愚公移山的意志,拉開“雙創”大幕。聲勢浩大的“雙創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雙創”如何進一步推進,城市管理難題如何破解?我們需要放寬視野“向外望”,吸收優秀文明城市的創建經驗。為此,本報聯合市雙創指揮部、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公廳,組建文明觀摩團,奔赴貴陽、廈門等全國文明城市觀摩取經,為海口“雙創”提供有益借鑒。今日起,本報將持續推出《永不停歇的文明腳步——貴陽廈門文明觀摩行》特別報道,希望引起各方關注,群策群力,開啟我市“雙創”新征程。
占道經營取締了,如何解決反彈和帶來的民生難題?
小街小巷改造了,如何兼顧街容整潔與地方特色的完美呈現?
雙創知曉率高了,如何讓市民主動融入并自覺參與?
……
海口“雙創”兩月有余,成果看得見,難題也浮出水面。
帶著本報征集的“雙創”十大難題,9月22日至30日,海口文明觀摩團奔赴貴陽、廈門,追尋這兩座全國文明城市永不停歇的創建腳步,解讀文明密碼,為海口“雙創”探求破題之策。
帶著問題出發?文明觀察員蠻拼的
滕海蘭,海口“雙創”的鐵桿支持者。農貿市場整治是海口“雙創”十大難題之一,也是滕大姐重點關注的問題。為了此次觀摩行,滕大姐做足功課。她走訪了海口文華市場等8家農貿市場,“弄清楚我們農貿市場的短板在哪?學習觀摩才更具有針對性。”
在貴陽、廈門兩地的農貿市場,滕大姐攤前攤后細細看,掛在墻上的制度一項項核對,市場管理、聯合執法、攤位保潔、安全監控、農藥檢測,看個清楚問個明白,還現場抽檢蔬菜“上海青”農藥殘留是否達標。廈門思明區凱旋農貿市場管理員李勇川由衷佩服:滕大姐,夠專業。
一番“折騰”下來,海口與兩地農貿市場的差距便明了。“生鮮監控從產地到餐桌追蹤系統到位;人員培訓到位;市場配備到位,高壓清洗機,實現早上6點到晚上10點的不間斷保潔……這些都是我們欠缺的,值得學習借鑒。市場全覆蓋監控、地面排水設施,以及統一著裝方面,海口部分市場做得并不差。”通過觀摩比較,滕大姐對海口農貿市場整治的方向更明確了,底氣也更足了。
同行9天,8名市民觀察員的拼勁讓人嘆服。觀察員黃小訪,三顧廈門“曾厝垵”。這座位于廈門環島路邊的小漁村,如今已成匯聚文藝范的特色街區,飄灑著濃郁本土漁民文化,融合吃住購游娛樂業態,吸引國內外游客紛至。“我就是要摸清這里的文藝范、文化味是怎么煉成的?”他說,海口小街小巷、騎樓片區正在改造,海口的文化底蘊不薄,關鍵是在改造中如何兼顧街容整潔與地方文化特色,他要在這里尋找答案。
此次觀摩行,每位觀察員都帶著問題來。座談交流、現場踩點,細看細問細思。
“帶著問題出發,讓我們看清差距,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和方法”。觀察員不停歇的腳步,追尋著兩座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足跡,尋找差距,尋求答案。而隨同的兩地文明辦負責人也禁不住對觀察員的專業敬業點贊:海口觀察員,真是蠻拼的!
文明之城啟示 共同締造永不止步
從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的貴陽到四連冠廈門,一路行來,我們感受著創建給當地百姓帶來的幸福。
“我們小區啊,以前是三差。臟亂差,老鼠成天開運動會;治安差,上班的人揪心;關系差,樓上樓下吵翻天。現在可是幸福院落。”
9月23日,貴陽白臘井小區,70歲成金虎大爺的笑容感染著我們。枝繁葉茂的銀杏樹隨風搖曳,作為小區的“干群連心樹”,見證了老舊小區改造前后的巨變,見證了跟前廢棄保安室變身議事廳,居民共商生活大小事的和諧,見證了小區志愿巡查隊的盡心盡力。它周邊的民聲展板,儼然成了“點點”墻,貼滿了居民對志愿活動、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的點子和點贊。
9月28日,廈門市文明辦披露的數據讓我們驚訝:在多次的公眾調查中,廈門市民對文明創建的支持率幾乎達到100%。
群眾長久保持熱情投入創建的原因是什么?廈門市文明辦負責人揭秘:“文明不能只帶來感動,更要讓群眾長久受益。”他表示,廈門以“共同締造”的理念,激發全市干部群眾的創建熱情,讓每一位市民、每一個社區都主動融入,在共治中共享實惠。
讓群眾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在共建共治中共享實惠共享成果,貴陽、廈門的創建經驗讓海口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廖小平深受啟發。她表示,社區是城市的細胞,如果讓每一個社區都充滿正能量,文明創建就有了不竭動力。
廈門海滄區海發社區強大的服務功能讓她印象深刻:一樓辦事大廳,12個服務窗口,93項民生事項一站式辦理。“社區服務是關鍵,服務要契合群眾需求,服務要進家入戶。到位的服務能煥發公民意識,形成政府與市民的良性互動。”
兩地活躍的創建氛圍,層出不窮的創新舉措同樣讓市“雙創”指揮部督查考核組組長黃克民深受啟發。他表示。文明創建永不止步,這已成為兩地創建者的共識。站在四連冠的新起點上,廈門提出了率先打造全國市民文明行為示范城的目標。而貴陽,將繼續探索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之路,打造爽爽貴陽的文明升級版。
每到一處,黃克民都認真地了解、搜集兩地的考核、評比、監督等相關機制,他說。兩地并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還在闊步向前,不斷尋求創新突破。海口更要立足長效,通過科學的考核、監督機制,推動“雙創”的制度化、常態化。
“雙創”大有作為 50條建議勇追先進
兩地社區的“干群連心樹”、樓長負責制、居民議事廳等等創新舉措,讓觀察員陳后峰的思維開闊了,原來社區服務可以這么細致體貼。
一直糾結的難題也找到了答案。“我們金盛達社區,‘雙創’號召力度夠大,可居民動得不多,如何讓社區居民主動融入并自覺參與?借鑒兩地經驗,我有信心打開局面。”
9月29日,陳后峰列出了回瓊后的工作計劃:開展“學校放假,小區開學”的活動,讓社區的家長們節假日安心上班;組建社區志愿服務隊,讓居民點單,按需配送服務;籌建“愛心銀行”,為社區居民提供愛心兌換平臺,構建有愛社區……
“100%”,他對金盛達社區居民“雙創”支持率定了新目標。
追尋兩地創建足跡,海口觀摩團成員都有了沉甸甸的收獲。
市“雙創”指揮部綜合協調組馮錦川對兩地的誠信體系建設進行了深入調研。他說,目前我市“雙創”面臨的執法難,與沒有誠信體系做支撐有很大關系。如果通過失信懲戒,促使企業和個人不敢輕易去違法,將大大節省我們執法成本。在他心中,已形成了海口誠信建設三步推進的建議,包括設立專門機構推進;搭建誠信網站,培養社會誠信意識,構建征信平臺實施獎懲;制定誠信規劃等。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觀察員周宗貴頻頻將鏡頭對準兩地的夜市。“既要管城市的面子,也要管攤販和市民的肚子”,貴陽夜市管理經驗讓他受益匪淺,他提出了臨時占道攤區統一設置和規范管理的建議。
六小門店監管是海口“雙創”的難題之一。觀察員黃小訪發現兩地針對六小門店的管理非常到位,在日常督查、日常評比等環節都體現各個部門之間工作的嚴密,協調和實效。經過細致調研,他為海口六小門店監管提出了4條建議。
一路感受,一路思索,文明觀摩團成員借他山之石,針對海口“雙創”提出了50條扎扎實實的建議。
“看到差距,看到不足,我們要奮起直追”,觀察員陸孫萍動力十足。
“看到兩地文明的成就,也看到了海口‘雙創’大有空間,大有作為。”觀察員李萍信心滿滿。
(海口網10月8日)
?
自10月8日起,《海口晚報》、海口網將持續推出專題文章,展現貴陽、廈門兩座文明城市的文明創建歷程。為進一步學習文明創建經驗,打造海口“首善之城”,《海口晚報》、海口網向市民征集文明感悟,歡迎各位各位市民踴躍參與。
市民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參與:
1.在新浪微博上@海口網直接留言,留言格式為:#文明觀摩行#+您的留言。
2.關注“海口網”微信公眾號,直接回復:“文明觀摩行”+您的留言,即成功投稿。
3.下載海口網新聞客戶端《無線海口》APP,在《我報新聞》欄目直接發帖參與,并注明內容為“文明觀摩行”。
?
相關鏈接:
文明觀摩行:海口夜市四大亂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