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個半世紀里一直扮演著中國金融業探路者角色的招商局,這次將通過復活“近代首張民族保險牌照”的特殊方式,重返眼下正步入新階段的國內保險市場。
上海證券報近日從相關渠道獲悉,招商局集團擬發起設立兩家保險公司,分別暫名為“招商局仁和人壽保險公司”和“招商局仁和財產保險公司”。而“仁和”這個招牌正是招商局在1875年設立的中國近代第一家民族保險公司。
根據多本公開發行、記載招商局與中國金融業歷史的書籍所介紹,1872年,李鴻章奏請創辦輪船招商局,以其加入當時為外資所壟斷的中國沿海和內河航運業務競爭。為規避航運行業的風險,1875年保險招商局醞釀而生,后更名為“仁和保險公司”,正式宣告了中國人自辦保險公司的破冰之舉。遺憾的是,在那個內憂外患的時代,民族保險業的發展道路一路坎坷,保險招商局在歷經仁和保險、仁濟和保險(后更名)的變遷之后,于1934年退出歷史舞臺。
正因如此,在招商局內部、甚至在保險核心高管圈,都把招商局醞釀籌建這兩家保險公司的舉動稱之為“仁和保險復牌”。記者了解到的信息顯示,已有跡象表明,招商局集團把仁和保險復牌作為其今年產融結合工作中的重要事項來部署,此外,正在推動中的還有獲取信托牌照。
事實上,招商局近年來在國內保險業的動靜雖然并不算大,但扮演的角色卻不容忽視。一是1988年由其倡導發起設立了中國平安(32.21, -0.43, -1.32%)保險公司,二是2003年旗下子公司與美國信諾保險合資成立招商信諾人壽。前者經過27年發展,已從當年蝸居于深圳蛇口的一家小保險公司壯大為集齊全牌照的金融集團;后者規模雖仍為中型壽險公司,但業務及利潤含金量在外資壽險公司中可圈可點,是國內第一家以銷售保障型產品為主的壽險公司,也是第一家在成立后第37個月即實現盈利的外資壽險公司。
據保險圈資深人士所分析,雖然招商局培育了中國平安[微博]這個金融“急先鋒”,但已在后者上市前夕悉數出讓了手中股權,且招商信諾人壽也系旗下子公司與第三方合資而設,也就是說,目前招商局集團并無直接控股的保險公司。“前所未有的行業政策紅利,驅動著各路資本蜂擁保險業,作為有著豐富保險市場運作經驗的招商局,此時深度布局保險業實屬意料之中。”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指出,“百年招商,重操舊業”的消息甫一傳出,確實在保險圈引發一陣熱議,但與百年前創辦仁和保險和27年前發起設立中國平安時相比,經濟形勢、市場環境、行業格局、競爭態勢等已非同日而語。此次仁和保險復牌,能否在國內保險業掀起如當年一般的革新浪潮,唯有時間可以驗證。
由于目前仍在初期布局階段,關于招商局仁和壽險和招商局仁和財險的籌備細節,目前仍無從得知。關于是否正在推動仁和保險復牌一事,截至記者發稿前,亦未能與招商局集團方面取得上聯系。
?
?
?
?
相關連接:
保險市場退出機制或將落地 不同保險公司可并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