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19日消息(記者 鄧鈺)帶著“雙創”中的十大難題,市“雙創”指揮部、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公廳、8位市民觀察員和市屬媒體記者共25人組成文明觀摩團,于9月22日至30日,奔赴貴陽、廈門,探求海口“雙創”破題之策。為期9天的文明觀摩行,讓觀摩團一行從貴陽、廈門兩座文明城市創建成就中,看到了海口“雙創”仍大有空間,大有作為。?
10月16日下午座談會上,市民觀察員們分享觀摩體驗并表示,對海口摘取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兩塊牌子”的創建目標充滿信心。
自覺擔當自律建設文明根植沃土
在貴陽和廈門,“文明”如同繁花開滿街頭,令觀摩團成員贊嘆不已。滕海蘭是海口“雙創”的鐵桿支持者,她平時就十分關注海口的市容市貌的治理工作。?
在接受采訪時,滕大姐聊起對貴陽、廈門的印象:“我很驚訝,當我詢問街道的管理人員和路邊的商家如何落實‘門前三包’時,他們理所當然地告訴我沒有人會在公共道路上占道經營和亂丟垃圾。”?
同樣的情形屢屢上演,在貴陽青云路夜市街、在廈門禾祥西路商業街、曾厝垵文創村……在貴陽、廈門的大街小巷,沒有占道經營的商戶,沒有隨手亂扔的行人,人們早已把文明變成一種使命,自覺擔當。?
“在多次公眾調查中,廈門市民對文明創建的支持率幾乎達100%。在走訪中我們一次次被廈門市民的文明有禮、熱心善良打動。”來自海口市第七中學的老師陸孫萍在會上分享觀摩感悟,她頗為動容地說:“人們應從身邊的小事,從房前屋后的實事做起,美麗家園要自己建設,美好環境得共同維護。
立足長效建立機制文明永不止步
在貴陽和廈門,攝影人周宗貴按動快門的手幾乎沒停下過。“在影像的對比下,我們和兩座文明城市的差距一目了然。”在本次走訪中,周宗貴格外關注農貿市場問題。?
農貿市場的管理是一大民生問題。周宗貴認為,農貿市場的管理不能只靠一陣風似的整改,而應借助長效、穩定的機制。?
在周宗貴的鏡頭下的貴陽蟠桃宮農貿市場和廈門思明區凱旋菜市場,市場內燈光明亮,地板整潔干凈……他分享道:“市場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需要‘軟硬’兼施。在采訪中了解到,兩地農貿市場的建設管理非常規范,市場管理方不僅保證硬件夠‘硬’,也在打造軟件方面下功夫。從市場管理員到入戶攤戶,每一個人都經過培訓才入場。攤戶都自覺落實‘門前三包’,保證市場整潔。”?
市民黃小訪說:“創建活動要結碩果,絕不能因現有的成效而停滯,還需立足長效,闊步向前,不斷尋求創新突破。”
共同建設共享成果文明共同締造
“社區連心樹”、“學校放假,小區開學”、“黨員報道”、“鄰里節”……在貴陽和廈門,社區居民、黨員和社會志愿者通過各種形式紛紛參與社區建設。?
作為海口金盛達社區的管理人員之一,陳后峰深感觸動:“貴陽、廈門的做法很有特色,增進鄰里關系,促進社區的和諧。”?
在觀摩歸來后,陳后峰馬上聯系社區的其他管理人員,商議如何全面發動社區力量,與社區居民共同創建衛生、文明的幸福社區。?
文明成果的共同締造不僅體現在社區建設上,更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走訪的過程中,老中醫李相華注意到,總有文明監督隊伍出沒在貴陽、廈門的大街小巷。?
經過詢問,李相華了解到,這些文明監督隊伍由各個街道、社區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當地居民和社會志愿者共同組成。他們每日巡查督導,服務于市民,協助城市管理。他說:“這種‘全民參與,共同締造’的氛圍正是我們急需的,只有一起投入創建,才能共同享受文明成果。”
?
?
相關鏈接:
文明觀摩行:讓文明工地成“雙創”新亮點
文明觀摩行:海口建筑工地存四大問題
文明觀摩行:廈門——建筑工地美如花園
文明觀摩行:監管全覆蓋 工地變花園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