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海口市多個部門聯合發起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一張紙獻愛心行動”的倡議,呼吁市民捐獻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舊紙張和書刊,售賣所得款項將全部用于救治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患病兒童和設立“救急難”基金。10月22日,海口市直機關舉行了“一張紙獻愛心行動”啟動儀式,市紀委、市委辦公廳、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等22家單位參加儀式,并現場向海口市慈善總會捐贈舊報紙1400公斤。(見海口網報道)
一張廢紙,很薄、很輕,但當用到慈善事業時,就變得很厚、很重。因為每一張紙里,不僅僅傳遞著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理念,更是凝聚了廣大市民的愛心。“一張紙獻愛心”行動用環保的方式,不僅能助力“雙創”,還能將善行生活化、日常化,可謂兩全其美。
據了解,中國目前廢紙回收率不足30%,每年浪費的紙張更是多達1400萬噸,若將廢紙回收,以每噸廢紙約1000元的回收價來計算,每年就可以回收約140億元人民幣,將這些錢用來救助重大病患兒童和困難家庭,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做了善事。如果個人、家庭、社區、單位都堅持“儉以養德,奉獻愛心”的慈善理念,參與到行動中來,病患兒童的救助工作就多了份保障,更多的貧困家庭也將得到資助。
“日積跬步,以至千里”,日積一紙,則善行千里。雖是舉手之勞,但若能形成“有廢紙,必回收”的習慣并努力踐行此習慣,每天積攢一份愛心,假以時日,“儉以養德、人人為善”的慈善理念必將深入人心,形成長久接力。
高爾基曾說“‘給’永遠比‘拿’快樂”,解他人之需,自己會感到快樂和充實,這快樂和充實植根于善良和愛,“一張紙獻愛心”行動是充滿善良和愛的行動,它值得每一個人傳至千里。(程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