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10月21日,在三亞工作的24歲江西籍小伙劉志斌遇意外身亡,在了解捐獻器官可以救治他人后,家人決定捐獻劉志斌的肝臟和腎臟,劉志斌成為三亞第四例人體器官無償捐獻者。當日,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成功為3位受助者進行了器官移植。
10月12日凌晨,劉志斌搭乘摩的回家,在途經金雞嶺路時發生意外事故,所搭乘摩的失控導致劉志斌頭部著地摔成重傷,被送往醫院救治。期間劉志斌一直處于昏迷狀態,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情況并不樂觀。(詳見本報10月20日5版報道《家中獨子摔成重傷缺錢醫治社會人士伸援手發起愛心捐助》)
16日,因病情迅速惡化,劉志斌被轉院至海南省人民醫院。21日12時左右,劉志斌被診斷為腦死亡、心臟停止跳動。在了解救治無望、捐獻器官可以救治他人后,劉志斌的家人最終決定捐獻出他的一個肝臟和兩個腎臟。在三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醫院醫護人員成功摘除劉志斌捐獻的器官,并及時進行了移植手術,成功救治了3位患者。
“我相信兒子會同意這個決定,因為他生前就特別喜歡幫助人,”劉志斌的母親含著眼淚說,我感到兒子并未離開我們,器官可以救助其他人,兒子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續。
記者同時了解到,劉志斌是家里唯一的男孩,2013年從瓊州學院畢業就一直在三亞打工賺錢。意外發生時,他的父親患鼻咽癌已花費家中大部分積蓄,家人根本無力承擔高額醫藥費。三亞江西同鄉會、三亞劉氏宗親會在了解情況后,曾先后組織愛心捐款,本報同時關注報道,呼吁更多愛心人士援助。
據了解,我國每年約有3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可只有約1萬人能夠完成移植。從2015年1月1日起,公民自愿捐獻成為我國器官捐獻唯一合法來源。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楊亞鋒介紹說,隨著醫療保障程度不斷提高和器官移植技術的進步,三亞器官捐獻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最大的制約因素是傳統觀念的束縛,因此三亞的器官捐獻工作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支持。
?
?
?
相關鏈接:
中國留學生在韓國墮胎致腦死亡 將捐獻器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