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西域穿越千年,一夜伊寧夢圓中西。伊寧市位于新疆西北部,在歐亞大陸交匯處,為古絲綢之路北道途經地,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塞外江南、蘋果之鄉、天馬故鄉,伊寧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建起了“伊犁絲綢之路文化旅游城”等大型項目。作為祖國“西大門”,除了與“南大門”海南積極探索“互通游”外,還與相鄰的哈薩克斯坦開展國際旅游,通過強化旅游合作發展戰略,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先行者。
A 繁華絲路魅力花城
無夢到西域,最美是伊犁。據了解,公元前2至1世紀,烏孫人于伊犁河流域融合一些部族,建立起國力強盛的烏孫國。烏孫原是哈薩克族的先民,如今在伊寧的哈薩克民族文化博物館,可看到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欲勸烏孫東歸故地,與漢夾擊匈奴,以及他在烏孫期間分遣副使到周邊諸國進行友好訪問的歷史印跡。
伊寧地處古絲路北道,在絲路商貿中出現過繁華盛景。絲路駝鈴悠悠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列車的呼嘯和飛機的轟鳴。在這個祖國西部邊陲,已興起一座“花城”,花園城市花草繁茂,其中熏衣草的花香,已隨現代化的交通,飄向祖國各地和西方亞歐各國。
在伊寧,可挑一件熏衣草制作的特色產品,作為禮物通過“時光郵箱”郵給10年、20年或更多年份后的自己或親友。這是國內建設規模和布展面積最大的熏衣草文化博物館里的一項服務內容。館內除了“紫色禮物”,還有“紫色印象”、“紫色故鄉”、“紫色傳奇”等功能區,充分展示熏衣草的歷史、科技、藝術、社會和商品文化。
“這里是伊犁州文化產業的一張‘紫色名片’。”包括哈薩克民族文化和熏衣草文化兩個分館的伊犁絲綢之路博物館館長范建國說,伊犁是中國薰衣草之鄉,和法國的普羅旺斯、日本的北海道并稱世界三大薰衣草產地。
海南絲路行采訪團在伊寧的“紫色麗人”熏衣草產業基地了解到,伊犁薰衣草和精油產量分別占全國的97%和95%。作為中國最大的花草基地,薰衣草規模種植已成為伊犁的支柱產業,有20多家企業生產以薰衣草為原料的各種護理品和保健品,品種達千余種。
B 古今天馬奔騰萬里
哈薩克族是具有悠久歷史的“馬背上的民族”,其先民兩千年前開始馴養野馬。相傳,張騫出使西域將千匹良馬從烏孫帶回,漢武帝命名為“天馬”,從此伊犁河谷的天馬名揚天下。
千百年來哈薩克族在絲綢之路一線發展,為開辟和維護絲綢之路的通達做出了偉大貢獻。在哈薩克民族文化博物館,可看到雕塑展現的絲綢之路駱駝商隊沿途跋涉的場景。當然,更多通過雕塑和圖文展現的是哈薩克族豐富多彩的體育娛樂活動,如叼羊、姑娘追、賽馬、騎馬搶布、馬上角力、騎馬拾元寶、馬上技巧、騎馬射箭、騎馬比武……
伊犁師范學院教授、伊犁絲綢之路文化旅游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李敏說,由于長期從事游牧畜牧業,馬成了哈薩克族乘騎的主要交通工具,故有句諺語“馬是哈薩克人的翅膀”。哈薩克族認為馬是有靈性的動物,非常祟拜馬神“哈姆巴爾阿塔”。馬也是哈薩克文學藝術作品的重要題材,從古代碑文到英雄史詩、民間音樂、歌曲舞蹈均有以高超藝術手法描繪的神馬形象。如今,天馬過去的生產和運輸功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為旅游文化服務的功用。天馬文化和天馬產業,在伊寧是“比翼雙飛”。在伊寧昭蘇縣,一匹駿馬售價達50萬元,當地更是出現了不少養天馬專業戶,每年夏天草原水草茂美時,都舉辦盛大的國際天馬節,吸引了國內外各種寶馬良駒參賽。
據介紹,在這里,能看到奔跑時出汗如血的汗血馬;在這里,能看到萬馬奔騰的壯觀景象。僅昭蘇就有馬12萬匹,加上伊犁河谷的馬,共有30萬匹。馬產業已帶動旅游、餐飲、食品加工,以及畜牧業等行業的發展,天馬為伊寧創造了奇跡。當地人利用天然草原,將養馬業當作支柱產業加以優先發展。
C 國際旅游如火如荼
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譽,物產豐富,地緣優勢突出,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和我國向西開放的經貿大通道。21日,首趟滿載“伊犁制造”PVC建材的新疆“伊犁號”西行國際貨運班列駛出伊寧縣布列開站,開往目的地俄羅斯庫帕夫納。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常委、常務副州長盧蜀江表示,此班列的開通運營,為絲綢之路西行國際貨運班列又增添了一條直達中亞、輻射歐洲的黃金通道。
國際旅游通道已打開,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草原文化國際旅游合作戰略也正在實施中。這一戰略是亞歐絲綢之路旅游線路品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一帶一路”旅游合作發展戰略的國際旅游合作示范帶。
23日,記者從伊犁州舉行的“海南—伊犁·絲綢之路旅游城‘千年古絲路,又聞駝鈴聲’文化旅游專家座談會”上了解到,伊犁州為實施中哈草原文化國際旅游合作戰略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伊犁州全域建設伊犁國際旅游谷;伊寧市與哈薩克斯坦塔爾迪庫爾干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塔城市和吉木乃縣開展了與哈薩克斯坦東哈州的邊境旅游3日游國際旅游;伊犁州與哈國聯合舉辦了亞洲商品展銷會,促進了中亞游客到新疆伊犁購物旅游再升溫。
伊犁師范學院中國新疆與周邊國家合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友文表示,該中心和伊犁西部生態科學研究中心聯合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哈草原文化國際旅游合作模式研究》,于今年8月派出考察團赴哈薩克斯坦進行草原絲綢之路旅游考察,并對中哈旅游合作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案。
在伊寧,新開發建設的堪稱新疆最大、基礎設施最好的“伊犁絲綢之路旅游城”,為哈薩克草原文化觀光基地,在條件成熟時,計劃與哈薩克斯坦共建“世界哈薩克文化之窗”大型文化旅游主題公園。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霍爾果斯市與哈薩克斯坦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合作創辦了哈薩克傳統民俗風情旅游景區。目前,中哈正共建霍爾果斯旅游特區。
作為絲路古道,伊寧正在發展國際旅游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海口網10月25日 特派記者 彭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