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的額爾古納市是中國最北的邊境城市,與俄羅斯隔河相望,俄式建筑在這里并不鮮見。如果你來到額爾古納市上護林村,千萬別小看了這些隨處可見的“木刻楞”,它們很多已經超過100年歷史了。
“木刻楞”是俄羅斯傳統民居,在額爾古納市有著大量遺存,它呈現了過去100年來中俄邊境民族交往的歷史。村民楊玉強一家就住在這百歲“木刻楞”里。為了提高家庭收入,他們在自家的“木刻楞”旁邊還建設了一個農家樂,接待天南地北的游客,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我們家的‘木刻楞’是俄國人修建的,面積72平米,老結實了!”提起自家“木刻楞”的歷史,楊玉強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早在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推翻了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俄國貴族向遠東撤離,部分貴族就撤往額爾古納市上護林村,一些“木刻楞”就建于該時期。
建國后,楊玉強家的“木刻楞”先后用做知青宿舍、居室、農場廠部,歷經百年風雨,卻一直完好如初。在上護林村,這樣的百年老“木刻楞”還有很多,當地居民借助額爾古納市“百年民居保護工程”和當地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在自家“木刻楞”的基礎上發展餐飲、垂釣等項目,村子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從經營農家樂開始,很多游客都好奇地問我‘木刻楞’是什么,下一步,我準備在‘木刻楞’里賣一些旅游紀念品,也讓更多的人了解‘木刻楞’的文化和歷史。”楊玉強說。
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作為中國“一帶一路”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窗口,新的國家、民族之間的經濟社會交往將更加密切,越來越多像“木刻楞”一樣古老的歷史建筑將煥發出新的活力。
(海口網10月27日 特派記者 胡振興攝影報道)
?
?
相關鏈接:
千年古絲路·又聞駝鈴聲
海南媒體絲路行:吃住政府買單 滿洲里老人分批到三亞療養
海南媒體絲路行:海南蔬果借道滿洲里出口俄蒙
海南媒體絲路行:海航經營管理的滿洲里西郊機場
海南媒體絲路行之內蒙古額爾古納:百年“木刻楞”續寫新傳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