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萬眾矚目的重要議題是“十三五”規劃的制訂。從“一五”到“十三五”,在每一個5年、每一項目標達成的不斷積累中,中國取得了輝煌發展成就。
5年時間并不長,卻足以改變一個國家的面貌。站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回望正在收官的“十二五”、展望即將到來的“十三五”,令人既深感自豪、又充滿期待。
回望過去,輝煌“十二五”
過去的5年,是輝煌的5年。
在這5年中,中國的綜合國力穩居全球第一陣營:2014年,中國GDP總量為10.4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為13.4%,牢牢占據世界第二位;中國制造業產值占全球制造業產值份額上升至25%,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也從2013年起穩居世界第一。同時,中國的科技經費投入規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員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自2012年起穩居世界第三位……
綜合國力提升的背后,是經濟的穩增長、調結構。
“十二五”前4年,中國GDP年均增長8%,雖然有所放緩,但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仍然處于絕對領跑者地位。
輝煌數字的背后,是中國人生活的深刻變化。
“十二五”期間,中國人的出行更加方便——無論福建、廣東、貴州還是甘肅、新疆、東北,都已經可以乘坐高鐵到達;互聯網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們可以足不出戶,通過手機的方寸屏幕,就可以完成訂餐、購物、叫車、交友、學習和支付等;人們的錢包也越來越鼓,“十二五”的前4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5%,快于8%的GDP增速,收入差距逐漸縮小……中國的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G網絡規模、互聯網用戶規模等,均已位居世界第一;3828萬套保障房拔地而起,城鎮化率提高到54.77%。統計表明,中國的財政收入中已經有70%以上投入于民生事業。
展望未來,改革風向標
“十三五”的5年,是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5年。
發展目標更加明確,改革任務非常艱巨。中國要完成7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平均每個月都要完成110萬以上的貧困人口脫貧;經濟改革走入深水區,如何拿捏資源、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點,培育和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依然是中國需要探索的問題。同時,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減弱、人口老齡化加劇,中國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體系也亟須健全完善;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國企改革、“一帶一路”建設等,也需要各地的活力與創新。
在中國財政學會投融資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高鵬眼中,“十三五”的5年是“拉長板”與“補短板”相結合的重要機遇期。
“區域、城鄉、產業、行業、群體間的發展失衡,在‘十三五’規劃中將得到重點解決——現在在持續推進的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新型城鎮化、棚戶區改造、精準扶貧等,就是為了彌補這些失衡。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主體的運營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等仍需培育,同時要解決困擾他們發展的融資難等問題;而資源環境的制約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瓶頸,在‘十三五’規劃中如何提出解決辦法,值得期待。”高鵬表示。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則指出,在“十三五”中,對一些“關鍵部門”的改革尤為重要。這樣,在“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的增速就有望實現U型調整,回到7%甚至更高的增速。
“城鎮化以及與城鎮化相關的改革必須加快,同時國企、政府自身的管理體系改革也非常重要。在土地制度改革中,必須建立農民進城后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國企的利潤效率仍有重大的提升空間,國家對企業資本和經營的管理方式可以改革,以釋放活力。而在從嚴治黨方面,則需要建設一支嚴格按照紀律行事的、廉潔的同時必須有作為的黨政干部隊伍、公務員隊伍,這樣有助于中國經濟走出U型增長的底部。”李稻葵表示。
?
?
?
相關鏈接:
“十三五”:站在世界地圖前制定的五年規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