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環境衛生跟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平時到外面吃飯最在意的也是店內的衛生情況。“六小”門店是城市最廣泛、最顯眼的存在,想要干凈整潔的城市面貌,“六小”門店問題不可不治理。因此,高效治理店鋪環境衛生,隨時保有干凈的環境以服務大眾,讓海口擁有干凈整潔的城市面貌,這是“雙創”亟需解決的問題。
據海口網報道,海口文明觀摩團前往廈門學習城市建設經驗,以助力海口“雙創”更好更快地發展。在廈門禾祥西路41號的漢庭連鎖店,觀摩團一行一進大門就看到了墻上掛著的“笑臉”,詢問后得知這是廈門推行《廈門市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實施辦法》的結果。
其實,海口之前也實施過類似廈門的看“臉”辨環境衛生等級的制度。據悉,2007年10月,海口市衛生部門給海秀東路35家餐飲店分別頒發了食品衛生“陽光監督”公示牌,以對它們的衛生情況實行公開監督,同時有利于消費者選擇衛生放心的就餐地點。市衛生部門根據考核結果,決定授予望海國際大酒店等10家餐飲單位“笑臉匾牌”公示牌,給海南龍泉花園酒店等25家頒發“平臉臉譜”公示牌。那么問題來了,海口既已在多年前就實行過“陽光監督”制度,給店鋪掛過“臉”,可為什么現在無影無蹤了呢?廈門成功的用看“臉”制度治理了“六小”門店問題,而海口的“六小”門店問題至今仍是頑疾,原因為何?
該監督制度分別用“笑臉”、“平臉”、“苦臉”三種臉譜代表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消費者進店消費時,只要看店鋪門口掛的是什么“臉”就能了解該店的衛生情況。掛“笑臉”的店鋪自然受人歡迎,顧客多了,生意自然是好的。相反,若是掛了個“苦臉”,估計誰見了也不想走進去消費,門庭冷落,店家自然就著急了,之后必然會對店里的環境衛生上心,這樣一來店鋪的環境衛生還需要擔心嗎?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想做好生意,得先過衛生這關,生意人“利”字當頭,得不償失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做的。給店面掛“臉”,目的是為了讓衛生管理部門監督的同時,也讓消費者監督,從而加大監督力度,讓店家認真整理店面衛生。
海口2007年實施的“陽光監督”制度沒能收獲碩果,說白了就是“堅持”問題,店鋪遍布城市各個角落,若是沒有堅決整改的恒心,每天只做撓癢癢的表面工作,問題必然得不到根治,必會反彈。“六小”門店的問題是海口“雙創”工作的重點之一,倘若海口重新實施看“臉”識衛生等級制度,下得了“狠心”非常重要。面對“六小”門店的衛生考核問題,很多店家存有僥幸心理,認為政府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只要在檢查的時候做點表面工作就行了。不能怪店家有這種想法,主要還是要政府從嚴要求才行,不然無論實施的方案多么有前景,都做不到一勞永逸。據了解,“看臉”制度的考核方法不是掛一次“笑臉”就能永遠“笑臉”,如果經營單位12月內曾受到衛生行政部門處罰,或在衛生監督檢查中發現存在違法行為,要求限期整改、逾期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合格,以及因衛生情況問題造成投訴經查實的,衛生監督部門將降低其衛生量化等級,甚至做摘牌處理。政府如果能做到如此考核,店家的僥幸心理也該沒了吧。“雙創”是場持久戰,我們需要的是深度、長效的整治,而不是面子工程。
當下是“看臉”時代,給環境衛生掛“臉”,讓消費者看“臉”消費,既是潮流,也是靠譜的好方法。如果海口能借著“雙創”東風,重拾“看臉”消費制度,說不定會有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