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互聯網企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跨越式成長。那么,“十二五”期間,中國互聯網企業都經歷了哪些改變?對互聯網經濟做出了哪些貢獻?本策劃通過盤點“十二五”期間互聯網企業的點滴事件,從幾個側面回顧他們燦爛的發展歷程。
用戶、市值雙豐收 企業規模實現突破性增長
2011-2015年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的五年。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速,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傳統行業全面互聯網化,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從市值規模來看,“十二五”期間中國互聯網企業以巨大的熱情登陸資本市場,并登上全球企業市值排行榜,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巴巴成功躋身全球市值千億美元企業陣營,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國上市,創下美國最大IPO的紀錄,成為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演繹了中國互聯網“超級企業”的財富神話。據工信部副部長尚冰在2015年中國互聯網大會開幕論壇上披露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6月底,92家境內外上市互聯網企業的市值規模突破5.1萬億。
從用戶規模來看,“十二五”期間,由于移動互聯網興起和快速發展,各大互聯網企業用戶規模出現爆發性增長,坐擁數億用戶的互聯網企業迅速增加。阿里集團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活躍買家數量達到3.67億,騰訊2011年1月推出微信,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月活躍用戶已達5.49億,已覆蓋國內90%以上的智能手機。百度移動搜索活躍用戶已達6.29億。
加速業務國際化布局 企業國際影響力快速提升
伴隨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批中國互聯網企業加快國際化步伐。進行全球化的業務布局,給全球投資者和用戶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在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十強中,中國本土公司占四席: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而在全球互聯網公司前三十強中,中國互聯網公司達到12家,占比40%。
五年前,中國互聯網企業推出的面向國際的產品遇到重重阻力,成功占領國外市場的情況鮮有發生。而今天,這種情況有了質的改變,中國互聯網企業推出的游戲和移動互聯網工具類產品,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以獵豹移動的產品為例,截止2015年6月30日,移動端月度活躍用戶4.94億,其中71%來自海外市場。海外用戶數多于國內用戶數,獵豹移動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業務全球化的突出代表。此外,GO桌面、UC瀏覽器等,也是國外市場上倍受歡迎的移動端產品。
反哺社會發展 互聯網企業服務延伸社會各角落
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獲得成功后,加快參與到社會建設上來。尤其是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概念之后,參與建設公共服務互聯網化成為互聯網公司的首選。
互聯網企業加快和地方政府聯動,推動公共服務的建設工作。據報道,截止2015年7月8日,騰訊已與包括四川在內的8個省份以及31個城市(包括成都等),就城市創新與IT服務升級等方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2015年4月,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集團也發布了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除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百度公司也在今年與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利用百度的搜索、地圖等資源,打造特色的“智慧城市”服務場景,為北京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以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依托移動互聯網將“人”與“公共服務”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全面連接,不僅大幅提升了社會整體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也為社會公眾更便捷地獲取公共服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十二五”期間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濃墨重彩的五年,伴隨移動互聯網和創新的大潮,中國互聯網企業乘勢前進,獲得跨越式發展的同時,有力推動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緊抓機遇,迎接挑戰,相信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互聯網企業將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
?
?
相關鏈接:
《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