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學的老師,在課堂上,把幾名不認真聽講玩手機學生的蘋果6s砸掉了。這兩天,這樣一則消息,在杭州下沙高校傳播開來,而微信朋友圈也在瘋轉和評論。
這件事的真實情況是怎么樣的?老師、學生對此事的態度又如何?
昨天,記者進行了多方求證。
微信瘋轉:學生上課玩手機
兩臺蘋果手機從窗戶飛了出去
這條瘋轉的微信是一位自稱是浙江傳媒學院的學生撰寫的,記者對微信內容進行了適當的整理,還原了這名學生所反映的整個事情的經過:
浙江傳媒學院社會學教師戴老師是社會學博士,有七年教學生涯。10月26日下午,她有一節社會學概論課,聽課的是播音專業的學生。到課卻不聽課,學生上課低頭玩手機,如今非常普遍。戴老師從一開始,就以“最賣力的方式”說出了狠話,來嚴肅課堂紀律。她認為上她的課,就要遵循她制定的規章制度,否則走人。她對學生們的低頭行為深惡痛絕,多次要求學生們認真聽課。戴老師曾在朋友圈中寫道:我自知才學有限,但從來不敢懈怠課堂,始終視之為最神圣的所在。平心而論,父母賺錢不易,誰都不應肆意破壞。但強調了八周之后,10月26日,她還是看到了她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有兩位播音專業的學生,低著頭悶聲玩手機,完全沒有理會課堂。戴老師終于爆發了,兩臺iPhone6s從窗口飛了出去。
當天上課學生:確有此事
但具體細節與微信有出入
昨天下午,多方求證此事。
小林(化名)是播音專業的學生。根據她的說法,摔手機一事確實有,但具體經過與微信內容有出入。她說,那天下午1點30分,社會學的課開始了。一個專業兩個班100多人一起上課。她記得,當時剛剛點完名,還有幾名同學遲到了。
上課后,不少人拿出了手機刷了起來。這時,戴老師走到座位上直接沒收了三個女生的手機。“之前戴老師就明確表示不允許課堂上玩手機,三個女生也沒當成太大的事,以為老師課上完后便會把手機還給她們。”小林說,可不曾想,老師把她們三人的手機直接從教學樓三樓扔了下去。
整個班的學生都驚呆了,全部乖乖聽講。“一節課,大家手機動也不敢動。”等到一節課上完后,她們才敢走出教室尋找手機。在一樓花壇上,學生們找到了被扔的三臺手機。其中兩臺是iPhone6Plus,不是微信上說的iPhone6s,當時手機屏幕粉碎,已經無法開機。還有一臺手機情況好點,還能開機。
扔出手機后,戴老師當時還教育了學生,大意是,不要沉迷在手機世界中,同學們要睜眼看看這現實世界。
校方不愿談及此事
學生老師觀點不一
記者昨天也試圖聯系當事老師和學生,均未果。不過,網上隨后流出了一條看似為“戴老師”的辟謠短信:一、我不認識寫文章的人,不知道為什么能寫得如此了解我一般,很多信息錯誤,不是新聞本身無需關注;二、本是情之所至課堂內的事情,讓它消融于課堂是最好的結果。媒介不可控,大家如果看到此時相關帖子務必刪除并不要再擴散,也不要再參與無益的爭論。在自媒體時代保持清醒例行,尤其可貴。
對于這條辟謠短信,記者也跟浙江傳媒學院相關部門取得聯系進行求證。不過,相關人士表示,對于這整件事真真假假,他們不愿過多評說。他們也不希望打擾相關老師進行核實,畢竟這樣的事情也會影響老師的心情,影響她的教學。
對于摔手機一事,學生老師也是觀點不一。有學生在朋友圈里評論,手機是學生的私有財產,老師無權干涉甚至損壞。“老師想讓學生認真聽課的良苦用心,如果是以這樣的方式震懾,我們沒辦法接受。”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現在課堂風氣不好,有些學生的確過分,是應該整頓。“戴老師的課講得很不錯。社會學本來就枯燥,但老師會引入社會熱門案例。我覺得戴老師的課最好。”學生小晨說,戴老師無非嚴厲了點,對規則要求嚴苛而已。
一位不愿具名的老師則表示,戴老師的確存在過激表現,在事情處理上有點欠妥。“大學生基本都是成年人了,不聽課是學生自己的事,到時候期末考試考不好,不讓他們過就是了。要是我火起來,最多沒收手機。”
“這事在大學校園還是比較少見的。”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說,老師嚴格沒錯,相信出發點也是為了學生好,但是處理方式過于簡單甚至粗暴了。對于上課玩手機這件事,學校應該有相應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一旦違反就應該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處罰。
老刷手機這種事,有時確實不能忍
思丟彼得三爺:扔得好!~我老婆就是不管干啥都在刷手機,有時候回家累死,吃飯想和她講幾乎話,也哼哼唧唧的。早就想扔了她的手機,后來一想肯定讓我給她買個蘋果6S,呵呵,果斷忍住。
糖果正能量girl:既然老師都再三說了,那就不要這樣子了。想想老師多沒面子。也太沒禮貌了。不過貌似現在大家都時時刻刻都刷刷手機。最好學校有個強硬一點的規定,省得老師難做。
嚕啦啦偶吧:老師怒了!耶!但手機是學生的個人物品,這樣扔下去,肯定直接掛了,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大好吧。學生妹子應該不好意思讓老師賠吧。想起當年用過的諾基亞了,估計能挺住。
?
?
?
相關鏈接:
大學老師怒摔3臺iPhone 課堂玩手機已成“國際難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