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戰略部署,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國之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確保到二○二○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全會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寓于“十三五”之中,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既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踩上了可靠、可信、可期的步伐,也讓“十三五”規劃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意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本要靠發展。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的唯一道路。我們要牢牢抓住發展這個時代主題與主線,更新發展理念、提升發展水平、鞏固發展成果,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而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創新貫穿一切工作。我們決不能將創新僅僅理解為變換某種方式方法,以實現技術的變革和進步。在創新發展理念中,創新已然上升為一種價值、一種精神,成為人們的生命狀態、社會的風尚面貌。古人云“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指這樣一種精神狀態。
面對充滿挑戰的國內外形勢,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我們舍創新發展別無他途。當前,我們面臨經濟轉型的劃時代轉折點,這在國內國外都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只能自己在探索中不斷創新。加之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不創新觀念、創新路徑,只能被時代拋棄。同時,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面對剩下的難啃的“硬骨頭”,唯有抱著不破不立的創新決心,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體制機制,全面激發市場的活力、社會的活力、政府的活力,進一步形成推動轉型創新的合力和動力。
創新是發展的基點,是發展的驅動,是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我們要不斷推進各行業各領域各方面全面的創新,不斷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產業新體系,構建發展新體制,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把握好當前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學習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的理念,必須和協調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理念、開放發展理念、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起來,做到并行而不悖、相得而益彰。既保證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作用,又實現發展理念的“五位一體”和有機統一。如此,才能確保我們的創新是全面的創新,是務實的創新,是公正的創新,是綠色的創新。
?
?
?
?
相關鏈接:
?創新是民族和國家發展不竭的動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通報表揚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專注經濟發展 分享國家發展紅利——專訪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施榮懷
胡鞍鋼:將新型智庫打造成國家發展的智慧型“外腦”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