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快遞員遭拒 狀告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及派遣單位
1990年出生的小鄧去應聘快遞員,卻因“是女性”被拒絕錄用,為此她一紙訴狀將用人單位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及勞務派遣單位北京手挽手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訴至順義法院,索賠經濟損失,并要求兩家單位書面道歉。
日前,順義法院一審判決認定郵政公司確實存在就業歧視,并判決其對小鄧進行賠償。
“因是女性”未能簽約
小鄧畢業于東北某高校,2014年9月,她在某網站上看到手挽手公司發布的關于郵政公司招聘快遞員職位的廣告。內容為“任職資格:男,年齡:18-45歲,身體健康,無紋身,無前科”。小鄧稱自己十分喜歡快遞員的職業,并認為自己能夠勝任,因此向手挽手公司投出簡歷,并接到電話通知面試。
按照電話要求,小鄧前往郵政公司的酒仙橋營投部面試。起初遭到拒絕,但在小鄧的極力爭取下,營投部主任答應讓她“試干兩天”。兩天后,該主任初步同意與小鄧簽約,并要求其先去做入職體檢,約定國慶節后簽約。誰知國慶節后,小鄧遲遲沒有等到簽約通知,多方電話詢問后,小鄧才被告知因為她是女性,“所以郵政公司不批準簽合同”。
向兩公司索賠5萬多
小鄧稱,兩家單位的行為不僅在經濟上給她造成損失,也在心理上嚴重打擊了其就業信心。“自從被拒后我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情緒低落、沮喪、失眠,受歧視、遭排擠的心理陰影難以消除。”小鄧說。為此,小鄧將兩家單位起訴至法院,要求兩個被告書面道歉,并索賠各項損失共計57570元。
判賠撫慰金2000元
經原被告雙方舉證質證及法庭辯論,法院認定現有證據可以證明郵政公司對小鄧實施了就業歧視,給其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損害。
順義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北京市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賠償小鄧入職體檢費用12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鑒定費6450元,駁回小鄧的其他訴訟請求。
?
?
?
相關鏈接:
女子欲當快遞員被拒訴快遞公司 公司:女性不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