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組團赴福州參加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這是我省近年來參加的最高規格農產品交易會,326人組成的參展團和118家企業的516個產品創下我省近年參展人數及參展產品的新高。據悉,省政府對這次農產品交易會高度重視,將利用會展期間考察福建省現代農業建設基地和大型農業企業,學習借鑒現代農業發展的經驗與作法。
建設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充分發揮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現代農業,既是海南國家旅游島建設的戰略定位,也是我省織密織牢居民消費網絡,算好“菜籃子”里的民生賬的必然保障。同時還是我省加快建設熱帶高效特色農業、增強其核心競爭力,使我省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必由之路。而積極抓住頂級農業會展的機遇,借他山之石、謀自身發展,無疑將對我省農業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海南熱帶現代農業近年來的發展成就告訴我們,無論是我省對傳統煙熏烘烤檳榔行業,進行的由“黑”轉“綠”的提質改造;還是我省在農業保險項目上,為農戶提供的“試水”保障;抑或是實施“千縣萬村計劃”農村淘寶項目的阿里巴巴集團,正在加快海南布局速度,都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規范管理和高效服務。畢竟,熱帶高效特色農業,既非農戶一家之事,也非農業一行之事,要在“高效特色”上實現新的跨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地方品牌發展,必須地方政府、相關企業和農民同心同力、同建同治,講好農業的“藝術”。
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萊惡。不能否認,我省發展熱帶高效特色農業,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但是也有臺風、病蟲害侵擾,交通運輸不便等天然短板。如何求解這些難題,不僅需要我們在自身的“改革”內因上下功夫,如通過推廣先進農技、發展訂單農業、預警氣象災害、完善農業保險等方面,做足護農、惠農的文章;還需要我們在“對外開放”的窗口上放眼望,積極借鑒外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吸引人才、技術與資金,實現多元化的聚集效應。
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積極的走出去、引進來,發現不足、認識不足、彌補不足,在農業種植的品種、農業管理的績效等方面,實現從“小農思想”到“放眼天下”的轉變,不僅僅要讓海南的農民,通過農業向第二產業的農產品加工等縱深、向第三產業的鄉村旅游等縱深上盈利,不做產品的低端、信息的后端、效益的底端,實現發展強農、反哺富農、改革活農;更要讓他們相信并實現以農富農、謀求并贏得“土生金”,走出一條創新興農、科技強農、文化美農的綠色發展道路。而這,既是我們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助力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們發展熱帶高效特色農業的初衷。
?
?
相關鏈接:
日本農業種植特色推進互聯網農業小鎮建設 未來5年海南將開3000淘寶店海南省農村電子商務暨互聯網農業小鎮發展大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