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條90后爸爸制作的求助微信在微信圈中轉發,他的9個月大的女兒在家中被意外燙傷急需救助。3天的時間,“朋友圈”便有捐款2萬多元。
孩子的父親王偉告訴記者,他的女兒王樂顏今年9個月大。11月6日,他在吃早餐,孩子的伯父幫忙看孩子。女兒在學步車中自行玩耍,家里養的雞跑到房里來,孩子伯父正在趕雞時意外發生了。女兒拉扯到煮開水的電線,導致熱水澆至全身,結果造成皮膚大面積燙傷,家人急忙將孩子送往海口市187醫院燒傷科。
記者看到,小樂顏胸部和下體都嚴重燒傷,不時地發出呻吟、哭鬧。王偉說,女兒燙傷部分的身體表皮已經沒有了,現在身體大部分還留有水泡。讓他欣慰的是中午小樂顏從重癥病房轉至普通病房,但是還發著低燒,他最擔心和害怕的是燙傷皮膚感染危及孩子生命。
王偉夫妻倆都是90后,去年結婚后生下可愛的女兒。記者看到王偉發布的微信,出事之前的樂顏胖乎乎的小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王偉說,目前他在家務農,每個月收入僅1000元,無其它的經濟收入,眼前所需的治療費用對于他們就是一筆巨款,無力支撐。于是,他編發了一條微信,向同學和朋友求助。“很多人回應,不認識的也給我們捐錢,這是一個有愛的社會。”王偉告訴記者,目前他已收到捐款2萬多元。一些不認識的人親自把錢送到病房,他們叮囑王偉以后要照看好孩子。“我的內心很內疚,看見女兒一次就哭一次。”這位90后的父親聲音突然變得低落,他一再地說是自己沒有照看好孩子。
盡管已經有部分捐款,但距離小樂顏治病還有一定距離,王偉希望好心人能夠幫助他們,幫助他的孩子渡過難關。
如何防范幼兒燙傷?
調查表明,在幼兒意外事故中,燙傷占很大比例,而這又往往與家庭護理的失誤有關。所以,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能處處留心,幼兒的許多燙傷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洗澡引起的燙傷
此類燙傷占幼兒燙傷總數的一半以上。引起洗澡燙傷的原因,往往是母親給小孩洗澡時,先往浴盆中倒入熱水或開水,然后再去取冷水加入。事幫就發生在母親轉身取冷水之際,小孩見盆中有水,便伸手進去玩水;有的小孩則跳入盆中;有的由于平衡力差,站不穩而跌入盆中,釀成悲劇。
洗澡引起的燙傷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母親在給孩子洗澡時,先在盆中放好冷水,后加熱水調和至適當溫度,或將熱水的溫度調好扣再倒入浴盆,這樣就可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
2、熱水瓶引起的燙傷
由于小孩拉倒熱水瓶被燙傷的約占功兒燙傷總數的1/3。這類燙傷多數是由于母親把熱水瓶擺放在幼兒伸手可及的地方。小孩或好奇,或口渴,或頑皮,伸的一位,或拌倒跌在水瓶上,水瓶摔破或開水溢出而被燙傷。
如果母親能考慮到幼兒的特殊情況,將水瓶置到幼兒夠不著的地方,管理好水瓶,這類意外使可避免。
3、熱水袋引起的燙傷
有些家庭,在寒冷的冬天睡覺時,母親喜歡用熱水袋給孩子保暖。由于袋時里水溫過高,又沒有毛巾隔開;或由于熱水袋使用時間長,橡膠老化,或橡膠質量差,孩子用手玩耍擠壓引起破裂而漏水,結果燙傷了孩子。
預防熱水袋燙傷的方法是,裝入熱水扣,應在熱水袋外包裹毛巾方能使用,切不可使熱水袋直接與幼兒身體接觸;經常檢查熱水袋,如發現有老化或質量問題等,不應使用。
4、誤飲熱湯水引起燙傷
小孩喜歡吃東西,而且性急,抓到手里的東西就往嘴里塞。這樣就容易導致被熱湯、開水或剛出鍋的食物燙傷口腔及煙喉等。
如能注意過熱的湯水、食物不上桌,不放置在幼兒夠得著的地方,或有成人在一旁照看,這灰燙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5、端熱湯、水引起的燙傷
往往是當母親端湯上桌或端水給小孩喝時,小孩常喜歡跑來拉住母親的手,抱住母親的腿,母親推動平衡,使湯、水灑到小孩身上而引起燙傷。
這類湯傷的預防,除了母親在端湯、水前先安置好小孩外,最主要的是注意小孩的突然“襲擊”。另外,湯、水不要盛得太滿。
6、廚房里的燙傷
包括油、稀飯和開水等引起的燙傷。這類燙傷多發生在母親“炸油鍋”轉身取菜時,小孩將水或鹽等撒在鍋內,熱油飛濺燙傷面及手部;燒好稀飯或開水后,孩子打翻水壺或一屁股坐在鍋爐進而;也有的摔倒在爐子上,燙傷情況一般較重。
如能設法阻止幼兒進入廚房玩耍,這類燙傷是可以防止的。
?
?
相關鏈接:
房東開水燙傷幼童案在滬宣判 一審房東被判死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