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陔娨暸_《亮見》欄目曝光“雙創”期間存在違建、公廁和農貿市場“臟亂差”等問題。各區區委、區政府以及紀委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組對曝光問題進行調查,并及時啟動問責機制,截至11月13日,四個區共有40余名責任人被問責。
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谒膫€區的40余名責任人被問責,如此大規模的鐵腕問責,足以管窺“雙創”期間海口真抓實干,直面問題的勇氣與魄力。城市發展征途中,有些問題積弊已久,如何治理這些頑疾,是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常言道,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就要常查處嚴追責,在這方面,??谟美讌栵L行的主體追責,表明了從嚴治吏的態度。其釋放的信號是,以前領導干部只要管住自己不犯錯誤,就能萬事大吉,明哲保身。而今,不但要自身沒有污點,“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為官不為心態也已不被允許。
高壓態勢下,可能很多領導干部都會有“為官不易”之感,但與其職責的重要性和老百姓的期望相比,這種“不易”理應成為常態,為官者要深刻理解身上的擔子,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工作上不能有“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做事”或“不求做得好,但求過得去”這種敷衍心態,要知道,身在其位,懶政也是一種瀆職。
目前,??凇半p創”正進行的如火如荼,面對問題,我市在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與此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雙創”之路并非康莊大道,依然可能潛伏著很多“攔路虎”,面對復雜的形勢,落實主體責任、鐵面追責仍然十分必要,而且任務十分繁重。我們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刮骨療傷的魄力,推動“雙創”工作和城市發展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管理中,經常需要多部門協同治理,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出現各部門相互推諉、扯皮,如此“九龍治水”,最終出現“公地悲劇”現象。此時,鐵腕問責就能發揮其威力,這種威力既體現在對相關責任人的懲治,倒逼其主動出擊,將沉積的難題解決,同時也體現在,通過對典型的問責,讓其他領導干部“引以為戒”,增強其職業“危機感”。
井不壓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在鐵腕問責下,相信很多領導干部對工作都會有主動出擊的意識,倘若這種意識形成合力,其所能匯聚的力量是難以想象的。??趯λ膫€區的40余名責任人問責,這種將工作做細的意識,體現精準治理的精髓。期待未來鐵腕問責成為常態,為??凇半p創”增添必勝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