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晚,經過8輪激戰,由國際麻將聯盟主辦的第四屆世界麻將錦標賽在韓國濟州島落下帷幕,最終,中國B隊勇奪團體冠軍,來自揚州寶應的中國選手周勇獲得個人冠軍,山西女將焦靈花名列第二,季軍則被一名法國選手奪走。昨晚,揚子晚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剛剛回到家鄉的周勇。
這次,終于“揚眉吐氣”
4名冠軍隊成員都是千錘百煉選出來的
他們說:比賽中要隨時變化,一副牌要換三種以上的思路
中國代表團是11日抵達韓國濟州島的,32名中國選手來自北京、上海、江蘇、陜西等地,多數經選拔而出,組成8支隊伍參賽。因為準備非常充分,中國B隊最終勇奪團體冠軍,來自揚州寶應的周勇更是以七連勝的驕人戰績,提前一輪奪得個人冠軍。
團體冠軍的四人中,周勇、周昌盛、趙堅、盧華通皆為麻將高手,都是通過中國區選拔賽選拔出來的。但麻將團體賽不等同于個人比賽,團體成員之間的配合默契程度同等重要,甚至決定著勝負走向。周勇說:“外國選手的心理素質稍好一些,但他們對于細節的處理和把握比我們差很多,畢竟我們經常打。我們的經驗比較豐富一點,在對牌局的控制上面可能要好一點。”
趙堅說:“我們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隨時變化策略,但是外國選手可能聽牌了就不會變化了,我們的牌如果有任何風吹草動可能就會變化。舉個例子,可能一副牌就能換三種以上的思路,就是隨時發生變化。如果你看你要的牌沒有了,就想辦法來達到國標的最低番數,來想辦法和牌。實在不行了,都不夠了,就‘全求人’,就剩最后一張單吊。而外國人可能不會像我們這樣去做。”
個人冠軍來自揚州,是位電腦公司老板
他說:麻將打得好關鍵是投入、專注和淡定,勝不驕敗不餒
周勇今年39歲,寶應人,現在是寶應一家名為“易達”的電腦公司老板,手下有好幾個員工。打麻將并不影響工作,參加比賽一個月就幾天時間,取得好的名次,經濟上也有“收獲”。他說,從小受爺爺奶奶的影響,就學會了麻將。但真正“迷”上麻將,還是2006年。2008年,他參加國內最具知名度的比賽“牌王賽”,獲得團體冠軍,個人亞軍。此后幾年,由于準備不太充分,發揮欠佳,在該項比賽中“沉寂”了幾年,去年和今年,連續獲得兩次個人冠軍。今年10月,在三亞舉行的首屆世界麻將運動會上,他是團體冠軍中的一員,和隊友們一起捧得“金鼎”。
他認為,自己麻將打得好的“秘訣”是投入、專注和淡定,勝不驕敗不餒,“打麻將心態平和最重要,落后時和領先時都不能太激動,要學會如何處置,對手變化,我也要跟著變化,以變化應對變化,才能打好麻將。”
周勇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喜歡在電腦上和手機上打麻將,有條件的話,也會和朋友一起打。身邊的“麻友”中,高手也不少,真的是“高手在民間”。據他觀察,打得好的人,多為三四十歲的中年人,歲數太大反應跟不上。
“我們國家的麻將有個國家標準,是98年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現在國際標準也差不多,而我們寶應的打法,恰巧跟這個標準非常相似。”周勇說,寶應當地的打法叫“全花石”,跟國際標準極像,毗鄰寶應的淮安、揚州,玩法就不一樣,無形之中,寶應人占了“便宜”。
比賽中只能說五個字:吃、碰、杠、和、花
而且只能說漢語,老外說這五個字和中國人一樣“溜”
記者了解到,參加麻將比賽,運動員只能說5個字:吃、碰、杠、和、花,只說漢語。中國人和外國人都這么說,別小瞧了歐洲人,他們說這些字,和中國人一樣“溜”,因為他們參加比賽比中國人多,本次大賽自然也不例外。周勇告訴記者,以前麻將只有中國人和日本人厲害,因為麻將起源于中國,在中國民間基礎強,日本有職業聯賽,水平很高。但現在歐洲人水平發展很快,法國、丹麥、俄羅斯人水平都很高,“這次歐洲麻聯主席蒂娜女士和我比賽時,4個人打,一局4圈,16次和牌,有一局她和了7次,比我還多了1次,其他2人只和了3次,可見她的水平著實不低呀。”周勇說,歐洲的麻將選手一般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工程師、科學家等等。
去年,曾經一敗涂地
麻將歐錦賽中國隊慘敗引發網友神吐槽
足球不行咱認 麻將輸不能忍
去年7月,第五屆歐洲麻將錦標賽落幕,在此次參賽的51支隊伍中,中國隊僅獲得了個人最好名次第30名,團體第37名的名次。這個比賽結果直接讓一眾網友坐不住了。
“我媽曾為了這項偉大的事業一度還導致右肩軟組織挫傷加肌肉拉傷,就這樣她還秉承著不能坑隊友的信念帶病上場。中國可以輸掉任何一場比賽,唯有麻將我們輸不起!”網友“阿眠娘不是阿綿羊”表示不能忍!
眾議紛紛之下,連國足也無辜“躺槍”,有網友表示,看過這條新聞后,“數十年心結一朝打開,中國男足,我原諒你們了!”
很多網友均認為“廣場舞大熱可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網友們“痛心疾首”地跪求大媽們不要再跳廣場舞了,趕緊回歸到麻將臺上來。
?
?
?
相關鏈接:
3歲迷路女孩被民警帶回家 父母在家打麻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