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牛奶售出300個集裝箱、美國好奇紙尿褲售出80萬包……今年“雙11”天貓國際開場僅10分鐘就售出來自41個國家的2605個海外商品。從以往主要“掃貨”大件高檔家電產品,到如今大量海淘指甲刀、牙膏等家庭必需品,國人海外購物對象正經歷結構性變遷。
國家旅游局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公民境外消費額首破1萬億元,超1億“國際掃客”海外“掃貨”。數據的背后折射了什么?對我國這樣一個制造業大國,又有何啟示?
指甲刀、牙膏也成“掃貨”對象
今年“雙11”,天貓國際海外購再現銷量井噴,一些國外知名賣場開場一兩個小時就突破1000萬元。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澳大利亞成為天貓國際進口成交排名前五位的國家。
不僅網絡店內國人對境外商品瘋狂掃貨,在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地的品牌實體店、免稅店,擠滿了來自中國的“國際掃客”,名牌手表、名牌衣服等很多熱門商品被搶斷貨。
記者調查發現,近一兩年來,國人海外“掃貨”對象已然發生明顯變化。從以前的只購買高端奢侈品到如今的生活必需品成了購物“標配”,從之前的“品牌消費”到如今的“品質消費”,折射出國人購物的偏好變遷。
記者在東京一家免稅店內看到,店內的面膜、護手霜、眼霜等商品剛剛放貨就被中國游客搶購一空,商家不得不對中國游客進行“限購”。在一些歐洲國家的生活超市中,刀具、鍋鏟、洗衣粉、廚房清潔紙巾、食物保鮮盒、兒童玩具等都是中國游客購物的首選。
在上海一家銀行工作的王女士國慶期間在東京花費4萬元人民幣購物,除購買藥品和家具用品,還買了電飯鍋、馬桶蓋等中國人去日本旅游購物的標配商品。
一位海關工作人員介紹,一般而言,海外代購的中介費用一般占商品價格的10%左右,但即使如此,海外代購商品的價格仍然只有國內價格的70%~80%,對消費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但對于多數熱衷于海外購物的消費者而言,吸引他們購買的主要因素還是質量。“國外日用品的價格略高于國內同類產品,但是質量確實比國內要好,用著放心,不用擔心是‘假貨’,我更看重生活的品質。”在馬德里一家超市購買刀具的江蘇游客王欣說。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