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坊外墻
海口網記者鄧鈺 攝影報道
民居的門欄上雕刻著花紋,窄窄長長的過道鋪著青石板,古樸的招牌彌漫著時光的味道,這是海口市龍華區居仁坊社區如今的樣子。“雙創”開展后,這個老社區沒有大拆大建,而是根據自身情況,精心規整,在保持老街舊貌的同時打造出干凈美麗的幸福社區。
鬧市中藏著明清老社區 古風古韻仍流傳
著名作家馮驥才曾在其文章《老街的意義》中說到:“一個城市的街道就像一棵樹的千百條根須,其中最粗的根就是這城市的老街,它深深扎在城市生命的深處,也深深扎在自己的記憶里;它是城市活著的物質遺存,也是城市寶貴的精神遺產。”
然而時至今日,這種貨真價實、具有深刻記憶價值的老街在城市中并不多見。在這樣的背景下,居仁坊的存在對海口這座美麗的城市別具意義。
據了解,居仁坊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在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為防倭寇海盜搶劫,居仁坊周邊圍起了古城墻,建起所城,當時被稱為“馬房村”。清代定名為“居仁坊”,沿用至今。
時至今日,這里還存留著許多古舊建筑,關帝廟、太陽太陰廟、馬房咸水井等古跡仍保存完好。今日的居仁坊,街巷縱橫,人丁興旺,東至博愛路,西臨新華南路,在兩大商業街中,靜靜見證海口數百年的滄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