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獄中十一年三次被判死刑
從2004年9月,他第一次被認定為謀殺周玉衡的主犯被判處死刑,到今年7月被無罪釋放,曾愛云先后在湘潭市和湘潭縣看守所里度過了4382天,從26歲到38歲。
曾愛云不記得他在看守所試圖自殺了幾次,他只是感慨,“想死都難。”他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磨尖了一小塊鐵皮,打算割斷自己的靜脈。因“下刀”不準,他的手掌被劃傷,鮮血直流。還有幾次,他是自己放棄了,他不甘心蒙受著冤屈,死得不明不白。賦予他自殺沖動的,是這段蒙冤歲月帶來的痛苦與屈辱。在看守所里,死刑犯需24小時佩戴重達十多斤的手銬和腳鐐。
湘潭市中院曾于2004年9月、2005年12月、2010年6月三次判處曾愛云死刑。每次死刑判決一下,曾愛云就要戴上上訴期間摘掉的手銬和腳鐐。他無罪釋放的希望,在腳鐐摩擦的窸窣@聲中被一次次敲碎。
此外,手銬和腳鐐還給他的生活帶來極大限制。
兩個鐵環之間,不過10厘米的距離,中間還有鐵鏈相連。這些在他的手腕和腳腕上,留下了厚厚的老繭,并影響著血液流通。戴著它們,曾愛云多數時候都干坐著,看著灰色的墻壁發呆。他每晚只能側臥,將雙手夾在兩腿間,只為了舒服一點。等睡著后,手卻會從雙腿間滑出。這時,曾愛云就會從手銬壓迫血管帶來的麻痹感中醒來。
2010年前后,這種折磨使曾愛云的健康達到最低谷。他有將近一年的時間都在感冒,不時伴有發熱。曾愛云日漸消瘦,面色蒼白,雙頰凹陷。他總是沒精打采地躺在床上,“那時候敲自己的肋骨像是在敲空管子,能發出清脆的回響”。
曾愛云說,當時他很絕望,曾發狂似的用手銬砸看守所的門,對法官破口大罵。他每日都想著無端誣陷自己的陳華章。在夢里,他無數次想要報復陳華章,時至今日,雖然案子塵埃落定,他也無法平靜地面對陳華章,這個奪去他11年黃金歲月的大學同學。
曾愛云說,他始終不愿放棄,為此提出要求:“只要檢察機關認真審理我的案子,若還是判我死刑,我也心甘情愿?!毕嫣吨性旱淖詈笠淮螌徖碛昧藘赡甓嗟臅r間。曾愛云開始每天堅持做運動,即便剛開始只能做幾個仰臥起坐和俯臥撐。他的身體在一天天逐漸變好,精神狀態也逐漸正常,“我不能死在獄中”。但神經性頭痛和腰肌勞損一直困擾著曾愛云,因為精神壓力,他還染上了抽煙和嚼檳榔的惡習。
2011年,曾愛云的死刑判決結果在最高法核準時沒有通過,由湘潭中院對此案進行了再次審理。曾愛云終于告別了手銬和腳鐐,但仍需負擔看守所里的部分勞動。學機械工程出身的他負責做打火機。起初,他手法不熟練,要用十小時左右完成,后期只需六七個小時。但他仍很失落,“我那些同學都在外面奮斗,我卻在這里做打火機,我的專業知識都快忘光了?!?/p>
母親逢年過節總留一碗飯
曾愛云在牢獄中受罪,母親趙春秀在獄外也是度日如年。趙春秀不識字,從在外務工的老鄉口中才得知兒子“殺人”的消息。她雖不相信,卻要為這“罪行”承受村民的指指點點,這讓趙春秀精神壓力很大。她的記憶力迅速衰退,總能聽見腦袋里嗡嗡作響。兒子入獄后,她開始持續失眠,吃了安眠藥也不管用。白天困意襲來,卻放不下家里的農活,到了晚上又無法入睡。
曾家有三子一女,趙春秀最喜歡的是小兒子曾愛云。丈夫在孩子很小時就已過世,趙春秀的左腿因病變無法彎曲,難以負擔繁重的農活。家中全憑孩子的三個舅舅資助生活?!澳菚r家里窮,少有吃飽的時候,4個孩子很早出去打工,補貼家用?!倍鹤?7歲時在工地出事死亡,大兒子大學畢業后留在重慶工作,女兒嫁人后也很少回家。曾愛云在家時會幫她洗腳、穿襪子,做很多事。有時,她坐在床邊偷偷擦眼淚,曾愛云就蹲在床前,握住她的手說,“媽媽,沒事,都會好的”。
在成為研究生前,曾愛云曾在衡陽鐵路機械廠工作,曾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個人,當上了車間副主任。他卻覺得那里的氛圍死氣沉沉,與他“干一番有意義事業”的雄心不符,且難以獲得專業上的成就感。于是,他辭去工作,開始攻讀碩士學位。
復習備考期間,曾愛云常到老師楊敦國的辦公室請教。楊老師對他的印象是:“比較外向,和老師、同學關系都不錯。喜歡運動,籃球打得好,而且成績也很棒?!?/p>
趙春秀今年已經71歲,兒子們多大了?女兒在哪一年出嫁……這些年,她忘了許多事,卻始終記得曾愛云離家前的那些點滴。言及此,趙春秀眼圈泛紅,“他從小特別聽話,從不和村里的孩子打架。我不相信他會殺人!絕不相信!”
由于家庭經濟困難,自己腿腳又不方便。11年中,趙春秀只去看守所看過曾愛云一次。更多的時候,她則是一個人在三間黃泥砌的老屋里等待兒子的消息。逢年過節,別人家都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曾家卻只有趙春秀一人。她會做兩個菜、兩碗飯。一碗是給自己的,另一碗,則是留給曾愛云的。
曾愛云的大哥,在一次看望曾愛云時哭著對弟弟說:“你都不知道媽這些年是怎么過來的?!?/p>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