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24日電(萬鵬)“我國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繼五中全會之后再次強調扶貧開發重要性,對扶貧工作作出部署。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和本次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用一系列數據勾勒出扶貧開發的新路線圖。學者分析認為,習總書記用精確的數據表達出了對中國扶貧事業的關注。實際上,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收入分配”這一主題作為社會民生的重要方面也一再被提及。收入分配改革取得的進展與“十二五”期間改革規劃的落實密切相關,“十三五”規劃指向縮小收入差距和緩解收入分配不公的亮點頗多。
共享發展要守住民生的“底線”:
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
“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堅持精準幫扶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緊密結合。”昨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概念再次被提及,并作為基方略加以確認。實際上,早在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時,曾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媒體分析認為,習近平的精準扶貧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和政府今后一個時期對于貧困治理工作的指導性思想,將對中國扶貧成敗起到決定性作用。
“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習近平關于《建議》的說明中,第三部分“需要重點說明的幾個問題”里曾專門談及“關于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一問題。習近平分析指出,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準為2800元。按照這個標準,2014年末全國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準。據測算,若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2020年全國脫貧標準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今后,脫貧標準所代表的實際生活水平,大致能夠達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基本水平,可以繼續采用。昨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再次用數據明確指出,“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支持、醫療救助等措施解決5000萬人左右貧困人口脫貧,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2000多萬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制度覆蓋范圍,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共享發展要守住民生的底線。”中央黨校科社部社會發展理論教研室教授向春玲分析認為,“守住底線”就是要守住減貧底線。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唐任伍指出,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中共十八大根據中國經濟社會實際做出的重大決策,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如果說“全面小康與中國夢相互激蕩,凝聚為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那么,扶貧、脫貧則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當前中國扶貧脫貧已進入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不能再繼續“灌水式”“輸血式”的傳統扶貧模式,必須確保如期脫貧、杜絕返貧,因此需要精細化的扶貧思想,促使貧困地區整體脫貧、全面脫貧。精準扶貧是中國扶貧進行到新階段后的新舉措,符合中國國情。
“公報”、“建議”一再強調“收入分配”: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中提出,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并按貢獻分配的機制。11月3日,從《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第二部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基本理念”以及第七部分“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再次強調收入分配工作在未來中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建議”指出,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規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
“十三五”末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標能否實現?“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建立起相對成熟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北京師范大學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表示。但他同時也指出,收入分配改革的任務仍很艱巨。一方面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得到了初步遏制,但仍處在高位水平上;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不公問題有所緩解,但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李實認為,“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向縮小收入差距和緩解收入分配不公的亮點頗多。“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中,強調平衡性,首次提到包容性,這都與縮小收入差距密切相關。”在李實看來,平衡性包含了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包括了縮小收入差距問題,而包容性則意味著經濟發展的成果要更多地讓全體人民來分享,特別是低收入人群。在具體政策措施方面,李實認為“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的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增加就業機會、穩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解決貧困人口脫貧問題等,都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
?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下達消滅貧困決戰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