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治理大班額問題,就必須消除盲目撤點并校,科學、合理規劃鄉村學校布局,同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縮小地區間和學校間的辦學質量差異。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通知強調,建設并辦好寄宿制學校,慎重穩妥撤并鄉村學校,努力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保障當地適齡兒童就近入學。
就在11月26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義務教育第三方評估情況,西南大學評估組評估的顯示,義務教育改革發展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例如,一些地方城鎮教育資源緊張、農村教育資源閑置;中西部地區縣鎮大班額問題突出。按教育部定義,中小學每班36~45人為正常班額,46~55人為偏大班額,56~65人為大班額,66人以上為超大班額。據此,我國城鎮學校不僅存在“大班額”問題,還存在“超大班額”問題,有的班級人數達80人。大班額、超大班額不僅讓生均教育資源降低,而且使課堂教學組織、管理變得困難,很難開展交互式、探究式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和衛生問題——由于學生太多,整個教室的空氣也渾濁不堪。
之所以產生“大班額”問題,與鄉村地區盲目撤點并校,與義務教育資源不均衡有關。鄉村的學生都到城鎮上學,而城鎮學校學位有限,就不得不擴班額。就是在一些大城市,也存在嚴重的大班額問題,很多家長要把學生送進某所好學校,學校的班額也就一再擴大。與之對應,有的學校卻班額不足,學校辦學萎縮,甚至關閉。要治理大班額問題,就必須消除盲目撤點并校,科學、合理規劃鄉村學校布局,同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縮小地區間和學校間的辦學質量差異。
這次通知明確提到要穩妥撤并鄉村校,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實行民主決策,不能就由地方政府部門拍板決策,而必須就學校布局調整,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得到居民的同意。在遏制盲目撤點并校后,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恢復被撤并的學校、教學點,或者新增學校,如不新增學校或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擴大校舍面積,現存的大班額問題很難消除。
另外,必須從根本上改革、調整我國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這次通知提到中央和地方對城鄉義務教育實行統一的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機制。這有助于縮小地區間和學校間的辦學質量、條件差距,對于解決地方政府盲目撤點并校問題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
?
相關鏈接:
海口三名協警緊急救助昏迷兒童 公安局長“點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6億多兒童遭受全球暖化之苦
《虎媽貓爸》衍生兒童劇 1月啟動全國巡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