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和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下發《新聞從業人員“十不準”》,進一步規范新聞采編人員行為。(11月30日,紅網)
美國現代新聞業之父約瑟夫·普利策說:“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報。”如果說媒體是社會的良心,那么,用良心守望社會則是新聞從業人員的天職。作為無冕之王,新聞從業人員“手無寸鐵兵百萬,力舉千鈞紙一張”,與守望社會的職責相對應的,是記者們所擁有的無法比擬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
正因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無法比擬的影響力,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行業自律顯得尤為重要。然而,隨著我國新聞事業的日益繁榮和新聞媒體尤其是網絡新媒體的迅猛發展,新聞亂象也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一些記者打著輿論監督的旗號實施敲詐勒索,一些別有用心的假新聞屢見不鮮、屢禁不止,一些有償新聞和有償不聞招搖過市、大行其道。這些新聞亂象已經嚴重擾亂新聞采編秩序,損害新聞采編隊伍形象,影響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最終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危害群眾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湖南下發《新聞從業人員“十不準”》,進一步規范新聞采編人員行為,可謂十分及時、十分重要,是順時而動,乃人心所向,體現出可貴的執政擔當。
近年來,湖南不斷加大假新聞和新聞敲詐的打擊力度,督促新聞記者堅守新聞基本準則,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多次部署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依法關閉了一批違規網站,獲得了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一致點贊。同時,發動社會各界加強監督,設立了專門舉報電話,在紅網、華聲在線上常年開設網上舉報專區、公布舉報電話,及時受理社會舉報投訴,探索了一些經驗,取得了良好效果。此次專門針對新聞從業人員下發規范文件,可見其動真碰硬、一抓到底的堅定決心和務實作風。
當前,湖南全省上下正在進行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部率先崛起的偉大實踐,急需我們的新聞從業人員堅守職業道德,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職業追求,重塑媒體人“社會良心”的良好形象,重樹新聞公信,從而推動新聞事業健康發展,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對經濟快速發展和轉型期集中凸顯的社會矛盾,以及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新聞從業人員應本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不炒作、不激化、不添亂,通過正面積極的宣傳報道,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人民群眾的無限熱情,凝聚起最強大的建設合力,不斷推動我們的事業大步向前。文/丁典
?
?
?
相關鏈接:
82家新聞網站齊聚北京 再論新聞網站傳播力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