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假存款單
“我們一直相信銀行。”事發后,袁園依然不相信存款單是假的。
為鑒別存款單真偽,袁園再次在這家銀行開戶,辦理存款,柜臺人員給她一張存款單。
“這兩張存款單有些地方確實不一樣。”兩張對比后,袁園發現確實不對勁兒。
她說,此前存入350萬的存款單,編碼沒有凹凸感,摸起來感覺厚重,而且銀行印章紅印更深,中間花紋沒有“山東”字樣。
“聞所未聞。”杭州儲戶楊先生在這家銀行辦理1100萬存款,同樣拿到的是假存款單,“從銀行窗口遞出來的存款單,我們也辨別不出來真假。”
濱城區農村信用合作社渤海五路分社銀行工作人員證實,那些儲戶辦理的存款單是假的,存款單上的編號,銀行系統查不到。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存款單上印章蓋有經辦人和復核人的姓名,同樣是假的,銀行根本沒有這兩人。目前,濱州警方已對紙張防偽標識、印章和紙張等鑒定。
灰色的“貼息存款”
受害的11名儲戶全部來自浙江。
受害儲戶楊先生說,一年前,通過中介介紹,到這家銀行存款后,除銀行規定利息外,他還能額外得到高息,這就是業內常說的“貼息存款”。
“金額越大,貼息越高。”楊先生說,錢存入銀行,除獲得銀行利息外,還能獲得額外的“貼息”,按自己存款1100萬來算,“貼息差不多6%”。
事實上,2014年9月11日,所謂的“貼息存款”業務被中國銀監會、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文禁止。在《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列出的第一條違規手段,就是“違反規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檔次的高息攬儲吸存”,即“貼息存款”。
楊先生說,當時中間人給他打電話,說濱州這家銀行“沖量”還有很大“口子”,建議他把資金存入濱州這家銀行,并提出“貼息高達4.5到6點”。
楊先生解釋,這里面說的都是術語,所謂“沖量”是指銀行到月底、季度或者年底,存款業務指標沒完成時,臨時找錢“沖賬面”應付監管檢查的行為。而“口子”就是指實際存款量和存款指標之間的差額。至于貼息,是在正常利息外額外支付的利息,當時中間人吸引他到濱州這家銀行存款的原因就是因為貼息很高,他可以額外拿到4.5%至6%的利息。
至于貼息的部分則是由貸款企業來支付,銀行業務除了儲蓄還有放貸,有些企業為了能夠從銀行“貸得出錢來”,不惜超額支付貸款利息。貼息存款就是銀行一手高利息對企業放貸,一手高利息向民間吸儲。
對于貼息存款,楊先生的表達態度也是:“利息低,誰去存?”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