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與世界同行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12-06 17:05

      “2015年全球地表溫度可能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這是強厄爾尼諾現象和人類活動引發的全球變暖造成的。”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表示。其實,厄爾尼諾現象已對我國氣候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今年5月以來南方出現5次暴雨過程,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五成以上;北京5月下旬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3.2℃,為近14年來同期最高。

      近年來,我國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堅持正確義利觀,對外積極參與有關國際合作,對內嚴格落實減排任務,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氣候變化于我國總體弊大于利

      科技部今年11月發布的《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顯示,從1880年到2012年,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溫度上升0.85℃,而我國自1909年以來每百年升溫0.9℃到1.5℃之間,氣候變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

      “未來中國區域氣溫將繼續上升。”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告訴記者,氣候變化對我國影響總體弊大于利。利的方面主要是指農業熱量資源增加,利于種植制度調整,中晚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不利影響更明顯和突出,部分作物單產和品質降低、耕地質量下降、肥料和用水成本增加、農業災害加重。”

      此外,氣候變化導致暴雨、強風暴潮、大范圍干旱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次和強度增加,洪澇災害的強度上升;導致需水進一步增加,水資源供給的壓力加大。“也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和三北防護林等重大工程產生不利影響。”巢清塵說。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教授羅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為我國未來經濟轉型和發展帶來機遇,中國走低碳發展道路、節能減排的動力并不是源自國際氣候談判的壓力,而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國家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能夠促進解決我國產業自身存在的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和區域產業結構趨同的問題”。


      “最大的決心會產生最高的智慧”

      “最大的決心會產生最高的智慧”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開幕式上引用法國作家雨果的話。

      要求別人,自己要先做到。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一直在向國際社會展現最大的決心和最負責任的態度。我國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2007年以來,多次專項發布國家方案、白皮書等。2015年6月,我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等目標。文件提出,將在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重點領域和沿海、生態脆弱地區形成有效的抵御氣候變化的形勢和能力,逐步完善預警、預報和減災防災的體系。“這是中國自主貢獻目標與其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區別。雖然中國實現目標面臨巨大的困難,但是中國將認真按照已經公布的方案去落實。”?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指出。

      我國已確定至2030年的自主行動目標: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談到時間問題,巢清塵認為,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期,未來碳排放什么時候能達到峰值,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更為快速、順利,碳排放峰值目標還有可能提早到2030年前,峰值排放量也會相應下降。”

      國際社會“點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后期和城市社會為主體時期,減排和適應具有很大難度,需要付出較高的成本。《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中顯示:中國能夠承受的最大減排率為45%,而美國和歐盟是75%,如果中國每年降低0.2%的排放增長量,到2050年GDP會比不控制排放下降5.12%。而且中國現有能源與環境稟賦進一步增加了應對氣候變化的難度。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目前我國已把應對氣候變化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重,通過法律、行政、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全力推進。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總量的24%,新增裝機占全球增量的42%,是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國;多年來,我國積極支持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等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在今年宣布設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

      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法國外交部長、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比尤斯說,他擔任法國外長后曾11次訪華,真實地看到了中國堅定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盡管目前新協議談判還有具體分歧,但積極信號不斷顯現。”

      “中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通過‘國家自主貢獻’等方式作出了巨大的承諾。反觀發達國家,雖然作出了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援助的承諾,但目前這個承諾與落實之間還存在巨大差距。”世界自然基金會下屬的“全球氣候與能源倡議”負責人薩曼莎·史密斯說。

    ?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提氣候治理“三個未來”體現大國責任
    習大大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上說了什么?
    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習主席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觀察
    全球氣候治理方案的“習式指南”
    巴黎氣候協議:中國的四個關鍵詞
    國際輿論積極評價習主席講話:中國對氣候問題合作積極務實

    ?

    相關鏈接:
    國際輿論積極評價習主席講話:中國對氣候問題合作積極務實
    巴黎氣候協議:中國的四個關鍵詞
    全球氣候治理方案的“習式指南”
    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習主席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觀察
    習大大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上說了什么?
    習近平提氣候治理“三個未來”體現大國責任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葉樂峰 任洪忠] [編輯:林道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