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三級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信息化建設進程中,不約而同將突破點集中在手機移動醫療上。通過App預約醫生、掛號、繳費、查看診斷結果和與醫生直接咨詢……具有自助醫療功能的手機軟件,在國內部分一線城市已實現常態化應用。
而在海南,自助醫療手機應用的普及則剛剛起步。今年,三亞市通過醫院推廣,自助醫療App(手機應用程序)擁有了一定的用戶,為該市繼續探索互聯網+醫療建設,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打下良好基礎。
提高患者就醫體驗 醫院探索自助App
“您可以了解一下‘就醫寶’,用這個軟件預約掛號就不用排隊了。”從上個月起,三亞市人民醫院門診大廳的導診區就出現了下載手機App“就醫寶”的二維碼海報,工作人員向患者介紹著這款App。
記者下載后體驗發現,該軟件分為掛號、導診、找醫院與醫療知識科普等板塊,通過檢索可以找到三亞市人民醫院、海南農墾三亞醫院、三亞市中醫院等9家醫院的醫生信息,并支持手機掛號、支付寶繳費和咨詢醫生等功能。患者用手機號注冊并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等實名資料后,就可以向醫院在線專家預約掛號。
據介紹,從今年9月中旬試運行,到11月在三亞市人民醫院設置體驗區正式推廣,超過3000人次在該院體驗了“就醫寶”的預約掛號、在線支付、查閱檢驗檢查報告等自助就醫服務,App日均裝機量約200人。
使用自助手機應用,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患者排隊掛號的耗時問題呢?記者近日的一個上午10時就醫高峰時段進行測算,按照傳統方式掛號、繳費,一個患者要花上十多分鐘。這還不算從診室到繳費窗口來回奔波的時間。如果掛的是婦產科、兒科等熱門科室的熱門醫生號,則需要耗費更長時間。
而患者通過手機操作選擇醫生掛號,省去了相當一部分的排隊時間,無形中提高了就醫效率。“和平時相比,用手機軟件掛號,為我節省了20多分鐘的排隊時間。”三亞小伙劉衍關表示。
“擁有減少就醫環節的信息支持系統,實行患者自助掛號、繳費等服務”是《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對公立三甲醫院提出的要求。為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農墾三亞醫院也將在今年年底全面上線適用于該院的手機自助醫療App,可應用于患者診前自助掛號、診間繳費支付、診后自助打印檢查報告等服務,減少患者就醫時間。
App中的診后隨訪功能,滿足了長期病、慢性病的后續治療需求。農墾三亞醫院的一名胸心外科醫生就采用自助應用對患者進行術后隨訪。
“心臟瓣膜置換術術后需要口服抗凝劑,這種藥物的服用劑量因人而異,隨時需要根據監測結果調整劑量,以往術后的患者離開醫院后,醫生要一一打電話對他們進行隨訪管理,現在通過移動醫療工具建立聯系,大大節省了醫患之間的溝通成本。”這名醫生表示。
“信息化建設完善,能夠幫助我們在業務范圍和管理精細化程度上全面提升,為患者提供便捷、人性化的醫療服務。”農墾三亞醫院信息科工作人員鄭江峰表示。
自助App試運行期 待推出更多便民功能
自助醫療APP受到部分患者青睞的同時,也有不少患者得知用戶注冊需要登記身份證和真實名字后,出于對個人信息外泄的擔心,拒絕注冊App,仍舊選擇傳統方式掛號。
“自助服務推廣是一個必然過程,但這種新型就醫方式仍需患者逐漸適應。我們也會不斷完善自助服務的操作和功能,讓就醫全流程變得更加高效。”鄭江峰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三亞“就醫寶”自助手機應用能夠開通的功能有限,暫時無法實現分時段掛號服務,在與醫生的叫號系統對接方面的信息共享也有些滯后。三亞的患者使用手機自助就醫軟件掛號后,只有一個就診順序號,而沒有明確的就診時段,依然要如往常一般在診室排隊等待叫號。
“實際上,手機掛號軟件在深圳等城市醫院已經實現了分時段掛號服務。這一功能在海南區域的開通也在升級規劃當中,具體實施需要醫院HIS系統的配合。”“就醫寶”開發方、華康移動醫療副總裁侯杰克告訴記者。
三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毅是該科室人氣最高的醫生,每周坐診一天,70個門診號中半數放在網絡、電話和App上供患者預約。她坦言,盡管自助手機App方便了患者掛號,但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一方面,預約后,有些患者沒有按時前來就診造成資源浪費。此外,還出現過用App預約的患者數據進入醫生叫號系統時,插隊或排不上號的個例。
“如預約后患者沒有按時來就診,爽約3次的用戶系統將會停止服務。”侯杰克表示,開通手機支付掛號費功能后,有助于降低患者就診爽約率。
“互聯網+醫療”讓看病變得更簡單
“互聯網+醫療帶來的便捷是顯而易見的。到明年上半年,App技術團隊還會推出更多功能,包括手機提醒叫號、兼容多平臺支付、檢驗報告下載打印等信息,讓看病變得更簡單。”侯杰克對“智慧醫院”的前景十分看好。
不光是醫院自身探索的腳步加快,三亞市政府部門在衛生信息便民化發展方面,也走在全省前列。2013年11月,三亞市衛生局開始招標建設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項目,一期投入500萬元,已建成市級數據中心,三亞市居民健康檔案平臺,縱向上連省衛生廳,下延全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橫向連接社保、計生等相關行政部門,實現居民健康信息、公共衛生工作信息、保健診療信息的連續保存、數據共享和信息利用,目前為三亞市45萬人口建立完善了健康檔案。
如此巨大的投入,正是為了三亞醫改分級診療的推行做好鋪墊。“一個人的就醫記錄是一個多學科、多衛生機構協作的過程,只有建立區域信息化大平臺,才能聯接從基層衛生機構到三甲醫院的數據,方便患者在不同的醫療機構順利就診和信息銜接。”三亞市衛生局財規科有關工作人員表示。
近期,三亞市財政又投入1100萬元用于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二期項目,項目內容包括發展便民醫療服務、推廣區域就醫一卡通和研發自助服務App等內容,計劃覆蓋全三亞區域的全流程醫療服務,減少病人就診等待,提高醫院的服務效率和質量。
相關方案顯示,由三亞市政府統籌研發的手機App,將納入三亞4家公立醫院、11家鄉鎮衛生院和多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信息,提供預約掛號、健康信息定制推送、電子檢查結果推送、個人健康檔案查詢管理、孕檢和兒童體檢定時提醒等功能,預計于明年4月在三亞全面鋪開,將給市民就醫帶來更加方便快捷的體驗。
?
?
相關鏈接:
海南放寬醫療機構設立審批 社會辦醫免征多種稅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