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烏鎮水網縱錯,古韻悠悠。 本文圖片均為 視覺中國資料圖除署名外
自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之后,這個位于浙江的水鄉小鎮在旅游之外,又獲得了另一個備受矚目的標簽——互聯網。
今年12月16日到18日,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烏鎮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在12月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本身就是傳統與現代的碰撞,這樣的碰撞會帶來一種奇特的魅力。
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既給互聯網大會帶來了奇特魅力,也為烏鎮帶來了發展機遇。
浙江嘉興,桐鄉烏鎮景區前的廣場上,來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旗幟迎風飄揚,洋溢著一派盛會的喜慶氣氛。
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前后,桐鄉市政府提出了“一業一網”戰略,既抓旅游業也抓互聯網產業,而烏鎮則開始傾全力打造國際化互聯網小鎮。
12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探訪烏鎮時,與分管工業的烏鎮副鎮長陳東旭在名為“CIFC烏鎮金融中心”的創客空間偶遇,也有了一番關于烏鎮如何打造互聯網小鎮的對話。
陳東旭幾乎每天下班后都要到創客空間看一看,與這里的創業者、企業家聊聊天。他坦言,自己之前的工作與互聯網關聯較少,如今“壓力是比較大的,有壓力更有動力”。
陳東旭說,在互聯網產業基礎上,烏鎮雖然不能和北上廣等大城市相提并論,但“最起碼要有努力方向”,而“本地的企業首先要提升互聯網思維”。
7日當天,恰好也是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在烏鎮掛牌的日子。烏鎮互聯網醫院的合建方已與全國1900多家重點醫院建立信息系統的連接,其中,三甲醫院的接入率達到了70%,匯聚20萬名醫生資源。烏鎮互聯網醫院官方網站和手機客戶端也在近日推出,為全國百姓提供以復診為核心的在線診療服務。
陳東旭談到,互聯網醫院進入烏鎮后,獲得了國家衛計委的授權,全國的電子處方可在一定范圍內對其開放,且中國互聯網醫院的國家標準也委托給他們來制定。
“今后在烏鎮互聯網產業實踐當中發現的問題,能夠通過每年的互聯網大會讓有關部門得到重視并得以快速解決,這個很重要。我們設想今后能否讓互聯網金融等其他產業制度的瓶頸也能在這里得到突破,這對今后互聯網產業發展意義重大。”陳東旭告訴澎湃新聞。
“互聯網并非空中樓閣,最終還是要落在實體上。事實上互聯網是一種手段,并非目的,真正的目的還是在于促進經濟轉型、人民生活質量提升、政府管理高效。我們現在也在不斷探索。”陳東旭說。
烏鎮西柵景區火樹銀花不夜天,游客游覽購物、摩肩接踵,感受水鄉古鎮的夜晚風情。
“能否將農民通過培訓,轉做農村電商或是轉型到服務業”
澎湃新聞: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后,你的工作有變化嗎?
陳東旭:之前我的工作經歷沒有太多與互聯網相關的內容,壓力是比較大的,但是有壓力更有動力。我們想借互聯網大會這個“東風”,能夠讓這塊產業與北上廣的資源對接,然后實現“彎道超車”。
烏鎮如果仍舊按照小鎮商業模式發展,和互聯網不進行高密度、深層次的接觸,就無法快速發展。現在互聯網小鎮就相當于一個直通車,將北上廣的資源直接移植過來,在烏鎮生根發芽,然后帶有烏鎮自己的“基因”。
澎湃新聞:互聯網小鎮的想法始于何時?
陳東旭:是在去年第一屆互聯網大會以后。大會以后烏鎮知名度逐步上升,桐鄉市政府提出了“一業一網”(旅游業、互聯網)戰略,今后整個桐鄉市社會經濟發展要圍繞“一業一網”進行轉型。
澎湃新聞:互聯網小鎮有什么樣的規劃?
陳東旭:互聯網小鎮的提出基于浙江省倡導的“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小鎮經濟。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一是讓居民生活更加便捷,享受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便利。二是讓政府管理更高效,實現“小政府,大作為”。
我認為產業是基礎,如果沒有相關產業的支撐,想去做民生就沒有資金基礎。我們初步的想法是打造一個生態圈。烏鎮雖然不能和北上廣相提并論,但最起碼要有努力方向。
本地的企業首先要提升互聯網思維,因為烏鎮傳統的服裝等企業是在幾十年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但是在經濟新常態下遇到了瓶頸,需要突破瓶頸就要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引入互聯網思維,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
再者,我們政府也進行了互聯網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烏鎮的轉型升級需要對人的培訓,其中包括企業家、企業員工,旅游行業管理人員、服務人員,也包括農民。
烏鎮是一個擁有5.8萬人口、農業人口達5萬人的農業小鎮。在浙江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決策部署下,不少從事傳統種植、養殖業的農民拆掉了豬棚鴨棚。在保護生態環境的情況下,我們能否將農民通過培訓,或是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轉做農村電商或是轉型到服務業。
同時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將農業與互聯網結合、農村土地與互聯網結合,烏鎮的農村如何通過根植互聯網基因,發展現代農業,為我們的旅游、互聯網產業提供一個后勤保障。
除了人才的引進培養、思維的轉變提升,我覺得還需要政策,通過政策吸引互聯網產業。
烏鎮由于土地資源和環境保護現狀,我們在將來不太可能過分發展工業,所以可能更多的是發展服務業,例如智慧旅游、智慧會展。
?
?
?
?
相關鏈接:
烏鎮峰會將彰顯互聯網的中國智慧
【烏鎮峰會大家談】“中國氣場”撬動世界互聯網
烏鎮峰會專家談:用中國智慧重塑網絡空間秩序
[烏鎮峰會大家談]互聯網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
【烏鎮峰會專家談】全球網絡治理的中國觀點
藍印花布坊內晾曬的布,是烏鎮東柵獨特的風景。 澎湃新聞記者盧夢君 圖
“過去一年20余家互聯網公司進駐烏鎮”
澎湃新聞: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會對你的工作方式帶來一些變化嗎?
陳東旭:從政府管理手段的角度來講,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資源整合以減少浪費。例如我們做的“智慧烏鎮”系統,實現了資源的網上整合,包括數字城管、數字交通等,通過整合資源降低了管理成本。今后我們設想不僅僅是城管、交通,包括衛生、環保、安全生產信息等與烏鎮有關的資源信息都會通過“智慧烏鎮”進行整合。
一些傳統思維在幾十年的工作中積累下來,有一定的慣性,還是需要借助思維轉變來實現工作方式的改變。
例如我們在虹橋村試點民情服務與管理平臺“烏鎮民情”。每戶人家有一個二維碼,村干部掃描二維碼以后,就可以了解村民家庭的基本情況,同樣村民有問題也可以第一時間向村干部反映。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手段與民情管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不但村民反饋問題變得簡單方便,相應的我們也需要迅速處理收集到的民情,否則就失去了意義。
澎湃新聞:桐鄉正在研究制定《中國(烏鎮)互聯網產業基地建設與發展規劃》,這一規劃何時能夠出臺?
陳東旭:可能已經在論證了。烏鎮現在是省級互聯網創新試驗區,今年可能會被授予國家級的互聯網創新試驗區。
創新試驗區在我的理解和設想里,第一是會有一些制度上的改革、政策上的突破,直接與國際接軌。
第二個是一些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制度瓶頸的突破。例如我們引進的互聯網醫院,到了烏鎮之后就突破了電子處方(不開放)的問題。目前我國電子處方、病人病歷數據是不開放的。互聯網醫院進入烏鎮后,衛計委就打開了一個通道,授權后允許在一定范圍內對其開放,而且中國互聯網醫院的國家標準也委托給他們來制定的。
所以今后在烏鎮互聯網產業實踐當中發現的問題,能夠通過每年的互聯網大會讓有關部門得到重視并得以快速解決,這個很重要。我們設想今后能否讓互聯網金融等其他產業制度的瓶頸在這里得到突破,這對今后互聯網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澎湃新聞:是否有了解到,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后,在桐鄉地區新注冊的互聯網企業的數量?
陳東旭:整個桐鄉大概有70-80家,烏鎮就有20余家互聯網企業自去年11月進駐。
雖然目前互聯網產業還沒有很現實的(可觀的)稅收、產值,但是通過互聯網企業的引進可以給本地企業一個接觸網絡的機會。原本做服裝加工的傳統企業在接觸到互聯網以后,就可以延伸發展了,通過互聯網改進設計、促進銷售,使得傳統企業進行轉型。
互聯網并非空中樓閣,最終還是要落在實體上。很多東西沒有實體,是空的。事實上互聯網是一種手段,并非目的,真正的目的還是在于促進經濟轉型、人民生活質量提升、政府管理高效。我們現在也在不斷探索。
在接觸互聯網以后,感悟最多的是感覺自己的學識不夠用了,迫使自己要去學習。管理者、生產者、居民都需要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才能充分使用互聯網這種工具。(來源:澎湃新聞記者)(澎湃新聞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