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炳,爸爸給你唱支歌。”話音剛落,一曲《世上只媽媽好》便哼唱起來,聽到歌聲,癱瘓在床的6歲孩子發出“咯咯”的笑聲……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的病房里,愛的歌聲已經哼唱了1年,那個名為小炳、曾被“判決”只有3個月生命的男孩,勇敢闖過一次次開顱手術關,戰勝了兇險的腦部膠質瘤。而為了給他治病,家里已經花了數十萬元,難以承擔他的康復治療費。小炳一家未來的路,又變得模糊。
父親為給兒子治病賣了宅基地
小炳出生于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鶯歌海鎮一個農民家庭,一歲多的時候,父母發現他跟其他同齡孩子不一樣,性格孤僻、多動,走遍了海南省的各大醫院,卻沒有檢查出問題,只是被診斷為“精神發育遲滯癥”。
農村收入不多,為了給兒子看病,小炳的父親陳太勇幫人做苦力攢了一年半的錢,于2013年7月帶著孩子來到廣州,輾轉6家大型醫院后,小炳最后被中山一院收入院。同年8月,該院神經外科診斷小炳腦部長了一個4厘米的膠質瘤,如不手術,3個月內會有生命危險,而進行手術需要至少40萬元費用。
為了籌款,陳太勇立即回到海南,賣了宅基地,得款30萬元,又找親友借了十幾萬元,總算把兒子送進手術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