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操場晴天有灰、雨天有水,體育器材缺胳膊少腿,老師們紛紛申請調走。自從國家實施了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學校新建了食堂、運動場,還建起了音樂、美術教室和物理、生物、化學實驗室,最喜人的是,縣教育局新派了12位優(yōu)秀教師。”提起今昔對比,安徽省利辛縣張村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江威感慨萬千。
日前,惠及貧困地區(qū)4000多萬孩子的“全面改薄”開足新馬力,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fā)了《全面改善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專項督導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通過建立評價、激勵與問責機制,推動地方政府履行責任,把民生工程真正辦到百姓心坎里。
背景:“高規(guī)格”文件護航“兜底工程”
今年8月,《辦法》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其規(guī)格之高引人注目。“這是中央深改組通過的第四份有關教育的重要文件,也是第一份關于教育項目督導的重要文件。”教育部督導辦主任何秀超介紹。
《辦法》正是為“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史上中央財政投資最大的單項工程”“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兜底工程’”——“全面改薄”保駕護航。“全面改薄”啟動于2013年底,計劃從2014年起,經過3—5年的努力,使貧困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室、桌椅、圖書、實驗儀器、運動場等教學設施滿足基本教學需要;學校宿舍、床位、廁所、食堂(伙房)、飲水等生活設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兒童學習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滿足,村小學和教學點能夠正常運轉;縣鎮(zhèn)超大班額現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學班額不超過45人、初中班額不超過50人;教師配置趨于合理,數量、素質和結構基本適應教育教學需要;小學輟學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輟學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何秀超介紹,全國有77%的縣納入“全面改薄”實施范圍,覆蓋學校達21.8萬所,規(guī)劃投入資金5227億元。根據規(guī)劃,到2018年,納入規(guī)劃的每所學校都將達到“一人一床位”“一人一課桌凳”等“底線”要求,生均校舍面積將增加2.58平方米,生均體育運動場地增加2.63平方米,生均圖書增加9冊,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價值增加786元,各省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將有較大改善。
截至10月底,全國校舍建設已開工面積8360萬平方米,占5年規(guī)劃建設校舍總面積的40%;竣工面積5166萬平方米,占25%;完成教學儀器設備282億元,占規(guī)劃數的27%。工作總體進展順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按照現行管理體制,義務教育事權在地方,中央決策部署能否見到實效,關鍵在于地方是否貫徹執(zhí)行到位。”何秀超介紹,當前一些地區(qū)仍存在地方政府推進力度不夠、資金落實不到位、項目建設和設施設備采購進度緩慢、信息公開公示不實不細等問題,影響了項目的推進和落實。
督導:職責落實不到位將被追責
“《辦法》要求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效、公開透明的原則,厘清了‘督什么’和‘怎么督’的問題。”何秀超說。
《辦法》規(guī)定的專項督導內容主要有6個方面:第一,學校布局是否合理。第二,是否達到底線要求,要求各地制定本地區(qū)的基本辦學條件標準,限期消除不該有的現象。第三,年度計劃是否完成。目前,各地已完成今后幾年的總體規(guī)劃,要求在此基礎上制訂詳細年度計劃,明確項目、進度、投入等,逐校逐縣落實,實施精準管理。第四,質量管理。重點是規(guī)范管理和工程質量,確保程序合規(guī)、施工安全、質量可靠。第五,條件保障,重點是經費安排是否及時到位、合理使用。第六,公開公示,要求項目計劃、資金投入、進度安排等,逐校、逐縣公開,接受學生、教師、家長及全社會的監(jiān)督。
那么,如何督導?根據《辦法》,督導將重點發(fā)揮督學隊伍的作用,采取日常監(jiān)督、動態(tài)監(jiān)測、地方自評、第三方評估和實地督導等方式。“為減少督查成本,減少對地方和學校的干擾,實地檢查擬采用雙隨機抽查方式,督導組的專家隨機抽取,被檢查對象隨機抽取,最大限度實現督查效果。”何秀超說。
根據《辦法》,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建立工作激勵與問責機制,把專項督導結果作為評價政府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對職責落實不到位的地區(qū)給予通報批評,對項目進展不力或出現嚴重問題的地區(qū)進行問責。《辦法》規(guī)定,對新建校舍和采購設施設備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出現重大施工安全責任事故,未嚴格履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程序出現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出現套取、挪用、截留資金以及舉債建設、項目管理失職瀆職等違紀違規(guī)問題的省份,按照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規(guī)定開展調查處理。對違紀問題線索,交由紀檢監(jiān)察機關進行調查,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專項督導工作由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自2015年開始,至2019年結束,每年組織一次。
亮點:大數據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測
“專項督導把進展成效作為督導的核心,并專章規(guī)定了督導結果的運用,不走形式,不是空文。”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葉富貴分析。何秀超介紹,《辦法》在不少方面都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
——全面總結了中國教育督導實踐的經驗。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個專項督導辦法,依法依規(guī)開展專項督導,特別是“兩基”督導檢查驗收、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充分吸納教育督導國際前沿理論與實踐。《辦法》將過程性與發(fā)展性督導評估相結合,既關注地方政府組織保障、制度完善、財政投入等情況,又主張通過督導評估調動地方政府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評促改,并關注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群體的需求和滿意度。
——委托第三方機構獨立開展項目評估。《辦法》首次在教育督導部門“督政”工作中引入第三方評估,將進一步提高督導評估工作的專業(yè)性、客觀性。
——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廣泛接受社會監(jiān)督。《辦法》反復強調全方位、無死角地向社會公開公示項目預算安排、工程建設進度、集中采購等關鍵環(huán)節(jié),要求建立中央、省、市、縣、校五級互聯互通的公開公示信息平臺,確保專項督導結果真實有效。
——運用大數據,加強對項目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測。《辦法》明確中央建立項目實施監(jiān)測系統(tǒng)和數據庫,實時監(jiān)測各地項目實施進展,及時發(fā)現各地在項目實施中的問題。
?
?
相關鏈接:
國務院:進一步完善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