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陳菲)為進一步規范檢察機關司法辦案活動,加強內部監督制約,及時糾正辦案中發生的違法行使職權問題,最高檢日前出臺新規,強調“誰違法審批誰擔責、誰違法辦案誰擔責”。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對檢察機關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糾正、記錄、通報及責任追究的規定》首先明確了18種情形為違法行使職權行為,主要包括:
侵犯舉報人、控告人、申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剝奪、限制訴訟參與人人身自由的;違法剝奪、限制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的;違法采取變更、解除、撤銷強制措施的;違法使用武器、警械警具,或毆打、體罰虐待、侮辱訴訟參與人的;刑訊逼供、暴力取證的;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未按規定同步錄音錄像的;隱匿、毀棄、偽造證據,違背事實作出鑒定意見,或使無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的;非法搜查,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不回避的;未依法依規保障律師執業權利,阻礙律師履行法定職責的;違反法定程序干預辦案的;私自會見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友、利害關系人的;為案件當事人及其親友、利害關系人打探案情、通風報信,或者泄露案件秘密的;利用檢察權或借辦案之機謀取個人利益的;越權辦案、插手經濟糾紛,利用辦案之機拉贊助、亂收費或占用房產及交通、通訊工具的;未依法對訴訟活動、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行為履行監督職責,造成不良影響的;其他違法行使職權的。
《規定》要求,檢察院辦案部門負責人發現本部門和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應當依照規定予以糾正并記錄;檢察人員發現本部門和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應當及時報告部門負責人;檢察院檢察長、分管副檢察長發現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應當責成辦案部門依照規定予以糾正并記錄。
《規定》要求,檢察院發現違法行使職權的應當及時處理,不得隱瞞、包庇;檢察院對投訴、舉報反映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應當建立登記和及時分析制度;檢察院對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發生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應當全面如實記錄并存入司法檔案,有關調查處理情況進行內部通報,必要時向社會公開。
《規定》明確,將根據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事實、情節、后果及紀律和法律規定,給予相關人員責令檢查、通報批評、暫停職務、責令辭職、調離檢察機關、辭退、紀律處分等程度不同的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加大了問責力度: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發生嚴重違法行使職權問題的,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
?
?
?
相關鏈接:
最高檢出臺新規強化減刑假釋“同步監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