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鄭州飛往海南的航班上,一位河南老人因患有腦梗無法握勺進食,海航空姐樊雪松見狀便喂他吃飯。老人因感動而泣不成聲,這一幕被飛機上的乘客拍下,傳上網絡,獲得了很多網友的稱贊,但仍有不少諸如“空姐是想出名,在擺拍、作秀”,“坐頭等艙待遇就是不一樣”等聲音。(見海口網《空姐跪地喂老人吃飯 老人因感動而泣不成聲》)
盡管后續報道針對網友質疑做出了回復,證明老人和空姐并不認識無意配合作秀、該航班全部都是普通艙等事實,仍不能讓此類評論者信服。現在有相當數量的人對社會上發生的好人好事持有懷疑的態度人與人之間產生了信任危機。
首先,有的人為了所謂的“出名”無所不用其極地刺激大家的眼球,層出不窮的自我炒作事件讓受眾者審美疲勞,潛意識里會給傳播迅速的消息貼上“作秀”的標簽。一些負面個案的影響,讓人們的認識產生了偏差,認為類似事件都是別有用心者的自我營銷,唯恐中了作秀者的圈套。
第二,人們道德意識和道德觀念逐漸淡薄,這是造成信任危機的一個原因。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76.1%的人坦言現在社會做好人好事的環境差;68.3%的人表示做好事被嘲笑或質疑的現象較多,這些數據顯示人們在做好事的時候會“考慮再三”。那么又是何種原因造成這樣的局面呢?人們也并不是毫無緣由的冷血,而是社會上有不少人利用善心設定騙局,愛心經不起假意的欺騙,誠信的缺失讓很多人不愿伸出援手。
最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造成的后果也讓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不便。比如社會管理難度的加大、社會交往成本的增高......因此,在信任危機的時代里,沒有人是贏家。此外,筆者認為不管經歷過什么,我們都應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相信世間的美好,多行善事,把正能量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