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核桃”的營養成分表顯示,其蛋白質含量達不到6個核桃量。記者 郭鐵 攝
“經常用腦 多喝六個核桃”,自今年9月新廣告法頒布后,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六個核桃”就頻繁遭到質疑。
先是職業打假人在全國發起了近十場官司,訴河北養元智匯公司炮制虛假廣告。后有消法“懲罰性條款”力推者何山等法學界人士,指出養元“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宣傳語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正是憑借這一宣傳定位,使得養元“六個核桃”在十年間將銷售額從3000萬做到了近百億,成為核桃乳品類的行業老大。養元公司對外堅稱,其宣傳合規合法。
新京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在其影響下,眾多核桃乳品牌也在宣傳上紛紛打起“補腦益智”的擦邊球,核桃乳市場普遍炒作“補腦”概念。不過,新京報記者調查顯示,目前“核桃補腦”效果尚未得到科學界承認,生產商相關實證研究也被質疑“不夠嚴謹”。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養元“六個核桃”主打的補腦賣點經過幾年傳播,市場競品泛濫,產品良莠不齊,該市場已顯現出一定的負面效果。
“下一步,這些企業需要拿出更有說服力的實驗結論,生產出更加真材實料的產品才能繼續打動消費者。”朱丹蓬認為。
打假人質疑
“六個核桃”補腦宣傳
葉光,重慶職業打假人,自稱是對養元“六個核桃”訴訟的發起者。
新廣告法對“虛假廣告”有了較明晰的定義,葉光開始留意那些涉嫌虛假宣傳的廣告,養元“六個核桃”的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稱,各地打假人“目前在全國已有近十起針對‘六個核桃’的訴訟了”,涉及北京、湖南等地,目前多數還沒有結果。
養元“六個核桃”的電視廣告稱,研究表明,核桃營養有益大腦,六個核桃開創的工藝極大保留了核桃營養。在養元公司的官網和產品外包裝上,新京報記者也看到有“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字樣。
葉光認為,“六個核桃”的主要配料是水、白砂糖和核桃仁,且其廣告宣傳語重點突出了核桃營養。他先后查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大辭典》、《本草綱目》等資料,發現其中記載的核桃仁功能主要是補腎、潤肺、潤腸等,并無“補腦”、“益腦”、“健腦”等表述。
而國家食藥監總局也曾發布公告,指出國家從未批準過補腦、提高智商、緩解腦力疲勞等功能的保健食品。
葉光認為,根據新廣告法第28條規定,使用虛構、偽造或者無法驗證的科研成果,以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情形,可以認定為虛假廣告。“‘六個核桃’對大腦有好處的依據從何而來?顯然是在誤導消費者。”
葉光所述的證據也同樣出現在北京消費者盧姍姍、河北消費者劉超針對養元“六個核桃”的起訴書中。盧姍姍代理人之一、職業打假人劉殿林向新京報記者稱,由于消費者開庭當天未能如期到達,該案按“撤訴”處理,不了了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