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政策已出現了一系列調整。如“利率走廊”調控有望降低理財對銀行負債的影響力,商業銀行對央行的負債有望部分取代理財在銀行負債端的地位,從而緩解當前由于理財收益率下降緩慢導致銀行負債壓力較大的問題;投放長期資金、鼓勵專項資產管理計劃(ABS)市場,有望解決銀行不愿意“放長貸”的問題,等等。
央行自去年以來多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這對于向銀行體系投放長期資金有重要意義。近期政策性銀行通過發行特別金融債方式融資,進而開始向一些實體企業進行股權注入。
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力度可更好解決實體經濟對資金吸引力不足的問題。我們預計,2016年財政政策將更加注重民生、稅收等方面的內容。通過財政政策的加力給予配合,可以刺激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從而提高實體經濟對資金的吸引力。
2016年,金融市場將出現新變化。從本質上來說,當前我國并不缺資產,但缺乏與出資方所需的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資產。通過對中美金融資產的對比,可以發現我國在債權市場,尤其是一些股債結合的資產方面存在空缺。未來,類似可交換債、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等相關金融創新產品都有望擴容。股債結合類資產可能是下階段金融市場發展的一個方向。
除了資產池的擴容以外,我國金融市場參與者也將增加,并帶來市場結構的改變。長期以來,散戶在A股市場投資者中占比較高,投資者結構單一使得市場缺乏平衡機制,機構散戶化也為各方詬病。隨著近年來金融市場相關改革的推進,未來我國金融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將出現積極變化,養老基金、海外投資者等新的投資者會不斷涌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碼
中信建投證券黃文濤胡艷妮鄭凌怡
2016年,我國經濟增長將進入破立并舉之年。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結構性矛盾凸顯,尤其是外貿面臨的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雖然壓力重重,但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幕拉開,新的經濟增長點也隨之啟動。
我們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強調在供給角度實施結構優化、增加有效供給中長期視野的宏觀調控。轉向供給側,可以說是眼下我國經濟的一劑對癥良藥。我國目前的問題在于長期實行需求側調控方式,而通過供給側改革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將對我國未來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宏觀經濟走勢產生深遠影響。
在我們看來,供給側改革有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三大路徑:
從勞動力角度看,一方面要通過“全面二孩”政策延緩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實現勞動力人口的有效流動;此外,要加大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領域的財政投入,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從資本角度看,主要是要提高資本的配置效率。市場化改革要加快推進,要繼續提高金融市場的市場化水平,讓價格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包括加快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以新三板、戰略新興板為突破口,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土地方面,要在統一規劃、用途管制的基礎上,在全面確權的前提下,抓緊建設一個開放透明、可自由交易的土地使用權流通市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