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網絡時代,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到網絡上去搜索相關信息,包括看病。輸入自己的癥狀,或者某個醫院,會搜索出來一堆醫院,按照點擊習慣,不少人以為排名在前應該都是技術最佳的好醫院,卻不知,醫療行業的潛規則是,這些名次與他們花的廣告費息息相關。
小李家在南方,患了腎炎后想盡快治療,去醫院之前他先在電腦里輸入病癥關鍵詞,想找一家治療腎炎最好的醫院。點擊了搜索出來排名靠前的一家醫院后,立刻就有專家為他服務。
小李說,在百度搜索,有專門的專家做了答疑,就像QQ一樣自動彈了出來,跟他聊了一會兒,大概問了一下病情,最近吃了什么藥,然后說他現在要查房,讓留下聯系方式,事后再跟他聯系。
留下了電話號碼,與小李聯系的卻是離他千里遠的河北一家醫院。經不住客服各種勸說,小李去了河北石家莊入院治療,但他想不到的是,病越看越重,最后不得不轉入一家公立醫院治療。大夫對他之前的治療效果表示非常驚訝。
小李回憶:“去的時候肌酐還是200多,腎功能還是早中期的一個損害,住了一個月的醫院,花了3萬多塊錢,出來時候肌酐已經到了600多,已經到了尿毒癥的狀態。”
和小李一樣,很多患者并不知道,這些網絡上靠前的排名,是一些民營醫院通過向百度、360、搜狗等競價得來。
小李介紹,網站的整個排名不是根據影響力來排名,“我給你打多少信息,我收你多少錢。按點擊量來收,網民點擊一次,就會產生一次收費,幾毛錢到幾百塊錢不等”。
有媒體報道,上海某男科醫院2014年11月的賬戶競價報表顯示,該醫院11月份在某搜索引擎上總消費408759.72元,該筆消費帶來的到診人數為91人,到院成本高達4491.87元/人。而在北京,一家民營醫院每月向百度支付的推廣費用就有數百萬元,北京某男科醫院甚至高達8000萬元,每月可帶來1000多名患者,占一家醫院年到診量的30%~40%。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說,每一名到這些民營醫院的患者都背負著沉重的廣告費用。“百度上面的那些競價排名,他們說,一個詞條最高不超過一千塊錢,999塊錢。一個詞條點擊一次可能不會來一個病人,可能點十次才來一個病人。十個一千塊,就是一萬塊才來一個新病人,為了要吸引一個新病人,這家民營醫院在百度上投放的廣告要一萬塊錢,這個病人進來之前,不管治沒治好,先把一萬塊廣告費收回來。”
除了競價排名,不少民營醫院還開拓出了微信等社交渠道來發揮網絡醫托的作用。但與招嫖賬號不同,這類賬號的存在并不違法,難以從一開始就全面封禁。如何才能識別自己搜索到的醫院是通過競價排名來忽悠患者呢?有醫務人員提醒說:當你輸入某個關鍵詞,網頁打開的時候,小字的右下角有個推廣鏈接的字樣,這個時候你就要警惕了。打開網站,上面顯示的名字跟你要查詢的名字不一樣的時候,你要警惕了。
面對這些只為賺錢的網絡醫托和民營醫院,只能任其發展嗎?莊一強認為,只要監管到位,完全可以避免“劣幣驅趕良幣”的事情發生。“第一,我覺得相關的部門能不能有一種公開實名的舉報。比如國家衛計委、工商局還有那些相關的部委,這些實名舉報人可能是被騙過的。第二,一旦核實成功以后,能不能給這些做虛假醫療廣告的醫院、企業和中間的托嚴重的懲罰,第三,我覺得應該可以允許一種叫集體訴訟。”
?
?
相關鏈接:
網絡醫托競價排名買“患者” 有醫院1天花掉8萬
揭秘無良私立醫院:競價排名"釣"患者 假醫生網上坐堂
深圳購車指標擬年限10萬以競價和搖號配置
品牌排行榜透視:“榮譽”背后實際是競價排名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