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推出“無手機課堂”
走在路上,坐在車里,低頭擺弄手機的“低頭族”隨處可見,可有人卻因此丟了性命。
2015年12月29日晚,在溫州平陽縣鰲江鎮厚垟村,28歲的王某一邊在河邊散步,一邊低頭玩手機,不慎一腳踩空落入河中,不幸溺亡,留下一對幼兒,著實令人痛惜。這個過程被附近的監控拍攝下來,近日這段視頻在網上熱傳,也給不少“低頭族”敲響了警鐘。
大學生中“低頭族”更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為了能讓他們抬起頭來認真聽課,高校老師和智能手機斗智斗勇搶學生,我市多所高校更是推行“無手機課堂”。那么,手機止步課堂,能否讓“低頭族”重新抬起頭來認真聽課呢?
半數學生難抵擋手機誘惑
如今,拿手機刷微信、看新聞、玩手游……已成當前眾多大學生每日生活必修課,并被許多學生帶進了課堂。大學生到底有多離不開手機?昨日,記者在我市各大高校展開了抽樣調查,調查了5所高校(含獨立院校)和高職院校,每所學校調查人數為100人,總計為500人,以班級方式進行抽樣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五成以上的學生表示,使用手機是因為上課過于單調。但巧合的是,也有五成左右學生表示,使用手機是自身難抵擋手機誘惑,在課堂上聊微信、玩手游、淘寶。
而在去年的全國第15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溫州大學城市學院信息工程分院的70名學生,就曾體驗了一回2小時的無手機生活。結果如何?有45名學生感覺離開手機后,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有人甚至在交出手機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里,就感到焦躁不安,無所事事。更有學生發出“平日忘帶書還好,忘帶手機可就糟糕了”的感嘆。
高校老師與手機搶學生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便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這是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的張海生老師對手機給課堂帶來影響的描述。張海生說:“如今的學生根本無法離開手機,即使上課時也不消停。他們雖不說話,卻會在手機上與其他同學微信,進而使得更多人無法集中上課。”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能在和手機搶學生的大戰中取得勝算,我市已有多所高校推行“無手機課堂”。記者梳理發現,2010年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率先在校園里推出了“課堂拒絕手機”倡議。上課前同學們將手機設為靜音狀態或關機后,自覺將手機放入“課堂手機休息室”統一保管。
去年3月,溫州大學城市學院藝術設計分院,舉行了無手機課堂主題橫幅簽名宣誓活動。如今走在城院教室里,你還能看到呼吁學生莫做低頭族的宣傳語:“上課抬起頭,手機放進兜”、“玩手機容易,學習不易,且學且珍惜”……
而同年11月,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也推出“無手機課堂”的宣誓活動,學生自發申請班級試點。
擺脫手機依賴有助提高成績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大二學生張悅對記者說:“以前手機一離開視線,便會感到魂不守舍。有次在路上刷手機,還差點撞到電線桿。”如今經過“無手機課堂”,張悅已經養成上課前自覺地將手機關靜音放入收納袋的習慣,而聽課效率也有所提升,“這次的四級考試,肯定能過啦。”對此,溫大城院團委綜合科副科長胡金林直言:“課堂提供紙袋,讓同學自由選擇是否存放手機的形式,得到一些自認為自控能力較差學生的響應。方方面面擺脫手機依賴癥的努力,證明了學生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也讓學生學會正確管理時間的實效。”
?
?
相關鏈接:
盲目推行“無手機課堂”治標難治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