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圖為兩個協警護送一個佝僂的老阿婆過馬路,其中一個協警手提兩大袋廢品的背影照在朋友圈瘋傳,網友皆贊這一幕溫暖了整個海口的冬天。筆者認為他們的“文明執法”不僅溫暖了我們的內心,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體現,是引領社會走向更加文明和諧的一個契機。
作為國家公職人員,應走在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最前端,以身作則。即便照片中的兩個人不完全屬于體制內工作人員,但他們心中有信仰有原則,清楚的知道崗位職責所在,認真貫徹文明執法的工作原則,這值得所有公職人員學習的。國家要發展、要富強,上靠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帶領,下靠各個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令行禁止和根據實際情況的能動性配合。因此,公職人員日常須自我約束杜絕以權謀私、公私不分、流氓耍橫、欺壓百姓的惡劣行徑,不僅要把本職工作做好,更要提升自我的道德修養與凈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時刻以國家富強為先、以百姓為先,起到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
作為政府部門行政單位,應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兩位協警舉手之勞幫助了一個瘦弱的老人,這不僅是他們雙方個人之間精神文明的情感交流,更是代表了道德高尚的執法一方與受眾的交流,長期以往社會將更加穩定和諧。因此,職能部門需行動起來,如定期舉辦凈化體制隊伍內部風氣的交流會,道德修養與法律法規的學習班等。行政執法部門也要加強隊伍的監督管理。絕不姑息插縫耍滑的邊緣人員,依法處理問題人員。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發展與建設也有其必須遵循的原則,無論是深入了解社會與群眾的實際情況,為百姓辦實事,還是做好體制隊伍的監督與管理工作,都必須循規蹈矩,依法行政。
基層群眾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構成部分,我們感動于年輕友愛的協警對老人家的幫助,也慶幸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有這樣的接班人。我們不僅要感恩來自于別人的幫助,更應該反思自我,將誠信與友善傳承下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始終貫穿在使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中國道路中,而群眾是國家與社會進步的最大推動力量。如果你也被這兩個平凡的交警觸動了,就請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文明用語、愛護環境,用誠信和友善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文明”并不是遙遠和板刻的政治官方用語,它就在我們身邊,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助人為樂可以讓我們成為社會中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舉手之勞,又何樂而不為呢?(李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