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為命的爸爸車禍昏迷,為喚醒他女兒想了個辦法
每天換個角色跟爸爸說話
3個月后,爸爸睜開了眼睛
“我爸今天要回家去,我問他家在哪里,他說在櫟社,問她我叫什么,他叫我麗嬌。哈哈,麗嬌是我在家里的名字。”
1月2日,王金萍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句話時,明明想笑,眼淚卻不知不覺流下來。
86天,最難熬的86天后,51歲爸爸終于又能看著自己,叫自己的名字了。
這是自10月9日,父親出車禍昏迷后,她得到的最好的消息。
相依為命的爸爸
突然出車禍昏迷不醒
10月9日,21歲的王金萍,正在杭州自己大學的宿舍里鼓搗手機。接著,她接到了那個讓她渾身發冷的電話。
“你爸爸出車禍了,在黃隘立交橋附近,自己摔的,很嚴重,快回來。”
金萍瘋了一樣趕回寧波,明州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胡軍說,她爸爸情況十分危險,雙瞳放大,血壓不穩,深度昏迷,顱內廣泛腦挫傷,大面積硬膜下出血。
醫生緊急為王化洪做了開顱手術,術后,他被送進了ICU。10月25日,轉入普通病房。醫生帶來一個噩耗:因為傷勢嚴重,從片子來看,恢復意識的可能性不大,有很大可能成為植物人。
金萍大腦一片空白。當時,她身上只有勤工儉學攢下的幾千元,就四處籌錢,準備為父親治病打一場“持久戰”。
一籌莫展時,得知情況的朋友們在微信、微博上幫她籌款,接著,一筆筆陌生愛心人士的救命錢打到了她的銀行卡。也有很多好心人,到醫院看望他們,留下錢,還教她護理知識,學校的同學們也在捐款。很快,他們籌到了十三萬元左右的愛心款。
金萍感動又感激——她能更專注地去照顧父親了。
那是最愛她的爸爸
做清潔工撫養她長大
金萍一家是紹興嵊州人,很小的時候,爸媽就帶她來寧波打工了。家里實在太窮,她四五歲的時候,媽媽“跑了”。她成了爸爸王化洪的全部希望——
從小到大,爸爸對我要求非常嚴格,不能穿得花哨,不能總出去玩。但他也真心對我好,童年時代最開心的就是爸爸下班回來時,他總會換著花樣地我給買水果、零食。
爸爸沒上過學,是個粗人,所以希望我學業有成有個好工作。
高中時,我有點叛逆,高二那年,因為學習的事,和班主任大吵了一架,她通知爸爸接我回家好好想想。
爸爸帶我回家后,什么都沒說,讓我去睡一覺,又問我想吃什么,沒有責怪,也沒提學校的事。我把自己關起來大哭了一場,他那么愛我,我不好好學習,太對不起他。
送我回學校那天,我在辦公室外邊等,從窗戶看進去,老師在講著什么,爸爸低著頭。他出來后,眼眶紅紅的,就對我說了一句:聽老師話,好好讀書。
這件事不久后,爸爸告訴了我一個讓我震撼的“秘密”:從到寧波起,他一直在做清潔工。而在這之前,他一直對我說,他是工廠的工人。
他說,一直不告訴我,是怕我自卑;現在告訴我,是希望我好好學習,以后別像他一樣,要有個好工作。
那一刻,我淚如雨下,心疼他,也為有這樣愛我的爸爸驕傲。
每天扮演不同角色跟爸爸聊天
終于有一天,爸爸睜開了眼睛
從父親出事至今,三個月里,金萍一直吃住在醫院里,從沒回家睡過覺。每隔兩小時就給爸爸翻身、拍背,每天洗澡,有空就拉著他的四肢“做運動”,她每天都不停地和父親聊天,“爸爸你快醒來,別丟下我。”
這么聊了幾天,父親沒有反應。她想了個主意,每天扮演不同角色跟爸爸聊天。
有時候,她裝作是爸爸的朋友,“老王,我是老陳,你能聽到我說話嗎?”有時也假裝成醫生:“王化洪,來,檢查一下,你恢復的不錯,我一定能治好你”……
她并不知道這么做有沒有效果,只是固執地認為,多些人跟爸爸說話,或許能刺激他的大腦,讓他早點醒過來。醫院也在積極治療,手術后沒有任何并發癥。
讓人驚喜的事情發生了。有一次,醫生發現,在掐王化洪的時候,他有了痛感。
接下來,王化洪右邊肢體會動了,左邊的肢體會動了;12月22日,他的一只眼睛短暫地張開一條縫;再過了兩天,他的兩眼都能睜開了,會點頭搖頭了。前兩天,他竟然可以開口說簡單的話了。
昨天在醫院在女兒的“命令”下,他還伸出右手,和錢江晚報記者擺手打了個招呼。
記者在他耳邊說,你真棒,你女兒也很棒。一滴淚,順著他的眼角流到了枕頭上。
胡軍主任說,王化洪已經恢復了意識,但還沒有完全清醒,可以攝入少量流質飲食,四肢肌力恢復得也很好,比預期的理想的多。
“這個奇跡是大家一起創造的:醫院搶救及時治療到位;患者腦部重要部分沒有不可逆損傷,而且求生欲望強烈;愛心人士援手相助,家屬照顧精細用心。”他說,等王化洪身體進一步好轉,還要做人工顱骨修復手術。
現在,金萍每天臉上都綻放著笑容,雖然心里也隱隱擔心,爸爸幾個月沒上班,單位醫保隨時可能停掉,高額的治療費會成為難題,但是“他醒了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問題我都不怕,總會有辦法的,春節后我就去找工作,我們會越來越好。”她微笑著說。
?
?
?
相關鏈接:
貨車隨意換道砂石滾落 海南西線高速連發車禍后違法現象仍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