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6年1月4日下午,習近平在重慶考察。
三、8次講述綠色發展理念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8次國內考察中講述了綠色發展問題。
1、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
--2013年4月8日習近平在海南調研時的講話
2、生態城要兼顧好先進性、高端化和能復制、可推廣兩個方面,在體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說服力的回答,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示范。
--2013年5月14日在天津濱海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考察時的講話
3、要積極探索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為建設美麗草原、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貢獻。實現綠色發展關鍵要有平臺、技術、手段,綠化只搞“奇花異草”不可持續,盲目引進也不一定適應,要探索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
--2014年1月28日在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的講話
4、像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環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作為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大氣污染防治是北京發展面臨的一個最突出的問題。要堅持標本兼治和專項治理并重、常態治理和應急減排協調、本地治污和區域協調相互促進,多策并舉,多地聯動,全社會共同行動。要深入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使節約用水成為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2014年2月25日在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調研時的講話
5、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是轉方式、調結構、上臺階的重要內容。經濟要上臺階,生態文明也要上臺階。
--2014年12月13日在江蘇鎮江考察時的講話
6、經濟要發展,但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
--2015年1月20日在大理灣橋鎮古生村考察時的講話
7、我在浙江工作時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話是大實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這個觀點,這就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我們就要奔著這個做。
--2015年5月25日在浙江舟山調研時的講話
8、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要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環保行動,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2016年1月4日至6日在重慶考察時的講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